今天的二氧化碳多少錢一噸呢?
在不久的將來,你也許會聽到大家都在討論到,今天的多少錢一噸呢?是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權在未來將會被明碼標價,像商品一樣交易,這個交易呢我們叫做。
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本月擇時啟動發電行業,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上線交易。下一步還將穩步擴大行業覆蓋范圍,以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碳交易的興起,是源自于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實際上實施起來難度不小,比如火電廠要發電,肯定要排放二氧化碳,搞二氧化碳吸收的園林綠化企業,如果不賺錢,也沒有人愿意做。而碳交易的本質,就是將看不見的碳排放權做成商品,放到市場中去交易。咱們舉一個例子,火電廠需要排放二氧化碳,國家給他發放配額。比如說,允許你每年排放100萬噸,但是如果你需要排放200萬噸,怎么辦呢,就需要去市場上買,跟誰買呢,比如能夠吸收二氧化碳的原理的,園林綠化企業,比如能夠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新能源發電,新能源汽車和垃圾環保企業。
有了這個機制,對于造成碳排放的公司來說,他們會積極的節能減排,主動做產業轉型而賣出配合的一方,比如原來利潤微微薄的植樹造林,垃圾分類,現在就成了香餑餑、你栽種的不止是樹,更是碳積分,馬上就能變現。垃圾分類使回收利用率提升,從而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這些資源生產過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和其他環境污染。
當然國內碳交易現在剛剛起步,在歐洲和美國的市場,每噸二氧化碳排放配額,已經賣到幾百塊錢一噸,而且碳交易也不僅是企業之間的事,隨著碳交易的成熟,他可以做成更多的金融產品,比如碳期貨,碳基金,碳債券等等,到那時,我們每個人都將有機會為碳中和貢獻一份力量。
為什么我們要做垃圾分類來進行碳減排呢?從資源利用角度來看,若垃圾不進行分類和回收,會造成大量資源浪費。據相關部門統計,我國每年約有300萬噸廢鋼鐵和600萬噸廢紙沒得到再次利用,而每年會有60多億只廢棄干電池被隨手丟棄,其中總共含7萬多噸鋅和10萬噸二氧化錳。如果進行回收再利用,將會節省多少資源,會降低多少資源制備過程中產生的CO2和其他污染。
對于個人碳減排,生活中垃圾分類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目標,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或在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按照其成分、屬性、利用價值、對環境的影響及現有處理方式、要求,進行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并進行分類處置、回收利用的過程。當然,我們更提倡大家通過踐行綠色購物、綠色就餐、綠色辦公等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從源頭減少生活垃圾產生量。
對于社區而言,用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主要分類別收集紙類、玻璃、金屬、塑料、塑料瓶等常見的可回收資源,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擁有人臉識別,內置承重系統,后臺實時監測桶內垃圾重量,滿載自動停用設備并自動發送清運信息給收運單位及時清運。用戶識別系統可以追溯到用戶的投放數據,方便數據分析。
垃圾分類是一種 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垃圾處理效率的方式,從而減少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和其他環境污染。垃圾分類的同時,不僅減少了二氧化碳,未來還可以獲得碳積分進行變現。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兩會最關注的“碳達峰”和“碳中和”,這家垃圾分類企業這樣做 2021-08-05
- 低碳環保生活之衣食住行 2021-07-11
- 循環經濟:不同行業的潛在價值驅動力 2022-08-26
- 電動車對降低碳排放沒有幫助?這六大“碳中和”誤區,你踩雷了嗎? 2021-09-16
- 分類做不好,碳價屢屢新高?氣候目標需要更高碳價 2022-09-07
- 放屁真的會污染環境! 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