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轉化為資源的垃圾有哪些
在人類生產生活中,有約50%的垃圾是生物性有機物,約30%-40%是有再利用價值的。我國每年廢棄的60多億只廢干電池中,含7萬多噸鋅、10萬噸二氧化錳,而這么巨大的浪費或許只是在不經意間就丟了幾十斤的鋼板,幾噸的煤,幾平方米的木材……
現在來了解下從我們手指縫里輕易溜走的資源有哪些:
1、隨手丟棄的報紙、本子、包裝紙。 回收利用1噸廢紙可再造700公斤好紙,可少砍伐樹齡為30年的樹木20棵,可比等量生產減少污染74%,節約造紙能源消耗40%-50%,而每張紙至少可以回收兩次。我國目前的廢紙回收率僅為20-30%,每年流失廢紙600萬噸,相當于浪費森林資源100~300萬畝。
2、所有的廢塑料、廢餐盒、食品袋、編織袋、軟包裝盒等,利用將廢塑料還原成汽油、柴油的技術都可以回煉為燃油;從1噸廢塑料中能夠生產出700-750公升無鉛汽油或柴油。許多廢塑料還可以還原為再生塑料,循環再生的次數可達十次。以廢餐盒為例,回收后可制成建筑裝修用優質強力膠;三只廢餐盒就可以做一把學生用的尺子,20個廢餐盒可以造出一個漂亮的文具筆筒。從塑料花盆到公園里的長凳,都可以用廢餐盒作為原料來生產。
3、廢玻璃回收再造,不僅可節約自然資源,還可減少大約32%的能量消耗,比如1噸廢玻璃回爐再制比利用新原料生產節約成本20%。回收一噸廢玻璃對環境和資源的好處是:可以節約石英砂720公斤、純堿250公斤、長石粉60公斤、煤炭10噸、電400度。 回收一個玻璃
4、我們每天從家里分離出來的果皮、蛋殼、菜葉、剩飯等廚余垃圾,這些是可以用堆肥、發酵的方法處理為有機肥料或飼料的。而這在中國廣大的農村就成了一比不小的財富,這些“垃圾”所發酵產生的沼氣可以節約下大量的能源,這些節約下來的購買能源的金錢投入生產便又產生了新的收益。
垃圾分類收集是垃圾利用的前提和基礎,是發展循環經濟的突破口,具有社會、經濟、生態三方面的效益。粵能智能垃圾分類設備打破了傳統的回收方式,通過以有償兌換回收的方式接收居民投放的舊衣物、金屬、廢紙等垃圾,提高再生資源利用,為綠色生活貢獻一份力量。
垃圾分類是個長期的過程,粵能環保將繼續推廣智能投放設施使用,運用“互聯網+”垃圾分類,在潛移默化中讓垃圾分類真正融入居民生活,提高垃圾分類正確率。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淄博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將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2023-12-12
- 互聯網技術在垃圾分類領域的積極作用 2023-10-15
- 垃圾分類:應對氣候變化的無聲衛士 2024-04-22
- 月圓人團圓,垃圾分類記心間 2024-09-14
- 數字化賦能垃圾分類引領環保新時代的智能服務 2023-11-13
- 垃圾分類與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邁向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步驟 2023-12-29
- 智能垃圾箱優化城市垃圾管理的關鍵措施 2023-11-17
- 告別混投,迎接清潔綠色生活,從零基礎到垃圾分類達人 2024-03-21
- 源頭減量,垃圾分類的關鍵路徑 2023-12-26
- 未來已來!垃圾分類的趨勢和發展方向 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