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處理廢棄物有效推動循環經濟發展
發展,實現環境與發展協調的最高目標是實現從末端治理到源頭控制,是從利用廢棄物到減少廢棄物的質的飛躍。
循環經濟的根本目的是要求在經濟流程中盡可能減少資源投入,并且系統地避免和減少廢棄物,廢棄物再生利用只是減少廢棄物的最終處理量。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循環”,這“3R”原則的重要性不是并列的,它們排列是有科學順序的。
減量化是循環經濟的第一原則屬于輸入端,要求在生產過程中通過管理技術的改進,旨在減少進入生產和消費流程的物質量;再利用是循環經濟的第二原則屬于過程,要求制造產品和包裝容器能夠已初始的形式被反復利用,旨在延長產品的使用期;再循環是循環經濟的第三原則屬于輸出端,要求盡可能給你的通過對廢棄物的再加工處理使其作為資源,制成新產品再次進入市場或生產過程,以便減少垃圾的產生,旨在把廢棄物再次資源化以減少最終處理量。
處理廢棄物的優先順序是:避免產生—循環利用—最終處置。即首先要在生產源頭輸入端就充分考慮節省資源、提高單位生產產品對資源的利用率、預防和減少廢物的產生;其次是對于源頭不能削減的污染物和經過消費者使用的包裝廢棄物、舊貨等加以回收利用,使它們回到經濟循環中;只有當避免產生和回收利用都不能實現時,才允許將最終廢棄物進行環境無害化處理。環境與發展協調的最高目標是實現從末端治理到源頭控制,從利用廢物到減少廢物的質的飛躍,要從根本上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從而也就減少環境負載的污染。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可以有效減少產品的加工和制造過程,延長材料和產品的生命周期,減少由于原材料開采、材料初加工、產品廢棄處理處置等環節所造成的能源資源消耗,從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例如,以廢鋼為原料相比以鐵礦石為原料煉鋼,生產1噸鋼可以減少約1.6噸二氧化碳排放,我國2020年廢鋼利用量約2.6億噸,僅此一項就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4.16億噸。據有關專家測算,每回收利用1噸廢舊物資,平均可節約礦產資源4.12噸左右,節約能源1.4噸標準煤左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72噸左右。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循環經濟是減緩氣候變化的雙重力量 2023-10-28
- 聯合國環境署呼吁世界各國積極治理塑料污染 2023-05-22
- 【部門解讀】關于《廣東省循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的解讀 2022-11-21
- 城市管理領域相關的 “十四五”規劃政策文件匯總 2022-10-15
- 在雙碳目標下,垃圾分類為綠色生活貢獻力量 2023-04-09
- 多部門密集出臺政策,垃圾分類循環回收利用是減少塑料污染的有效途徑 2023-03-23
- 黑龍江省政協委員張瑞庭:關于進一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建議 2023-02-01
- 沒有做好進一步分類的話,可降解塑料也不是十分完美 2022-09-28
- 垃圾分類與碳減排,從廢品到資源的轉變 2023-05-19
-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202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