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政協委員張瑞庭:關于進一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建議
“生活處理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是發展、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舉措,也是保障城市長遠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黑龍江省垃圾分類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持續推進仍存在諸如居民精準分類投放困難、設施利用率及分布合理程度待提高、防疫垃圾投放設施及能力需提升、垃圾分類管理監督制度措施待完善等問題。”黑龍江省政協委員張瑞庭說。
張瑞庭委員表示,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意愿表現較為強烈,但受長期生活習慣、地域氣候的影響,全民垃圾分類的文明習慣尚未養成,大多數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并未嚴格執行垃圾分類。缺乏分類知識,宣傳力度不夠、缺乏法律制度約束,是居民垃圾分類落實不到位的主因。小區垃圾分類形式主義,有分類垃圾桶但是不分類垃圾,加之一直沒人監管,導致多數居民也就隨大流了。大部分居民不能正確處理使用過的口罩和手套等物品。多數居民認為居住地垃圾處理管理責任人應是物業單位和環衛工人,很少居民認為住戶自己也需負責承擔,導致多頭參與垃圾管理、沒有形成垃圾分類監督合力。
黑龍江省政協委員張瑞庭建議:
在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中,要充分運用各類媒體,特別注重發揮好網絡新媒體的作用,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環保意識,提高全民參與意識,促進垃圾分類習慣養成,成風化俗,使垃圾分類意識逐步轉化為居民的自覺行動,實現居民垃圾分類精準投放。通過線下宣講、線上推送、樓棟長帶頭、物業和志愿者引導等,進一步營造出垃圾分類“人人皆知、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不斷擴大垃圾分類工作成果。
多渠道籌措資金支持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分類收集、運輸服務系統。加強分類示范片區建設與垃圾車配備、優化調配使用,完善垃圾處理全鏈條的硬件設施,從源頭杜絕分類垃圾混裝混運,有效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同時針對居民小區分類收集設施位置不合理、利用率不高問題,充分考慮居民投放習慣、投放便捷度以及美化環境等因素,及時調整選址加大分類設施投放,確保收集設施與分類垃圾產生量相匹配,保障落實基礎垃圾分類設施“全覆蓋”。
健全完善相關監管政策措施,努力提升垃圾分類管理水平。結合實際,出臺完善生活垃圾管理實施細則,從法治層面對生活垃圾分類保駕護航,更加有效地提升垃圾分類的推行進度,更好地實現垃圾分類的全面落實。
建立誠信系統,強化對生活垃圾分類責任主體的監督考核,定期開展執法檢查,對拒不履行責任的主體納入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并進行媒體曝光、通報批評或根據相關法規給予行政處罰。同時把垃圾分類納入物業服務體系,強化物業企業管理責任,以垃圾分類“小切口”把好分類投放第一關,進一步加強對物業服務企業履行生活垃圾前端分類投放責任人責任的監督管理,全面提高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效。
來源:黑龍江網
最近瀏覽:
相關新聞
- 智能垃圾分類:邁向可持續未來的創新之路 2024-10-14
- 科技助力垃圾分類:構建綠色未來的智能解決方案 2024-10-22
- 綠色行動:11類場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指引 2024-09-06
- 智能垃圾分類箱的未來發展與挑戰 2024-10-12
- 高效實施臺風后的垃圾分類策略 2024-09-20
- 智能垃圾分類:打造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2024-10-29
- 粵能環保:推動企業垃圾分類成功的引擎 2024-09-05
- 鹽田區 2024 年 11.8 垃圾減量日“換享市集” 主題宣傳活動 2024-11-06
- 粵能垃圾分類箱,快速解決居民"手機危機" 2024-08-30
- 垃圾分類:新時尚下的環保行動 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