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錢花在刀刃上,有了它,垃圾分類后這個問題不用愁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委組織編制的《“十四五”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發展規劃》提出,完善全過程監測監管能力建設。聚焦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廚余處理等污染防控關鍵節點,進一步摸排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監管全過程,健全監測監管網絡體系,依托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技術,加快建設全過程管理信息共享平臺,通過智能終端感知設備進行數據采集,進一步提升垃圾分類處理全過程的監控能力、預警能力、溯源能力。
垃圾分類是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方式的改革,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通過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把有用物資從垃圾中分離出來重新回收、利用,變廢為寶。做好垃圾分類可以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甚至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力爭物盡其用。同時很多不分類處理的垃圾還會給人類健康帶來威脅。
智能垃圾箱解居民最急需
對于居民來說,倒垃圾一度是樁煩惱。早出晚歸,可能會錯過投放垃圾的時間、距離“定時定點”投放點越來越遠,沒有時間去投放、“遠距離投放生活垃圾對老年人來說是挑戰”等問題,每到垃圾投放時間點,廚余垃圾桶就會被拉出來放在點位上,垃圾桶里漫出一股酸臭味,如此一來氣味熏人。一包垃圾丟在垃圾桶里,你覺得沒有什么,但當垃圾桶里里外外都堆滿了垃圾,不僅會辣到你的眼睛,那個味道也有可能讓你覺得很惡心。
智能垃圾箱前的遮擋頗具設計感,上線就大受好評,智能分類投放設備不再用手接觸垃圾桶,也不用腳踩垃圾桶,自動開閉的桶蓋,也解決了垃圾氣味撲滿面的難題。同時,設備還能在垃圾桶滿溢的時候進行“報警”,保證生活垃圾投放點位的干凈整潔。智能化的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從源頭上解決居民分類投放垃圾的最急需。
把錢花在刀刃上,無需人值守,低成本運營
定時定點投放,規劃垃圾分類站點位(300戶設置1個投放點)使用便利居民通過IC卡或APP掃碼開啟箱體,無接觸便捷衛生。可以自助設置定時運行設備,實現無人值守智能監控居民投遞行為,減少人工運維成本。同時,可實現垃圾分類全過程監管,使生活垃圾分類更智能,讓生活垃圾分類更加精準、精細、高效。智能垃圾分類管理體系通過垃圾分類大數據管理平臺,依托前端智能分類設備、居民智能分類積分卡的應用,可進行精準的大數據統計,可針對居民的投放習慣作出分析,匯總不同時段的不同投放量,精準統計垃圾分類作業的全流程數據信息。
我們都知道廢電池是有害垃圾,直接扔垃圾桶當其他垃圾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污染。不能亂扔,但是卻不知道該往哪扔,只好收藏在抽屜里。現在,隨著垃圾分類的開展,小區里面智能垃圾分類箱的出現了有了“有害垃圾”分類桶,讓我們終于可以放心去扔攢了一堆的廢電池了。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就《存量填埋設施治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公開征求意見 2023-02-04
- 全球趨勢——聯合國總部也搞垃圾分類 2022-09-08
- 廈門垃圾分類工作連續五年領跑全國 2023-07-21
- 《懷化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出臺 2023-08-15
- 生活垃圾如稀缺金子,“資源化”環節為核心 2023-02-27
- 《浙江省建筑垃圾分類利用指導目錄》發布 2023-01-12
- 未來,環保市場的機會在這里 2023-02-28
- 智能垃圾箱推動垃圾分類理念引領潮流 2023-03-02
- 重磅發文,補齊縣級垃圾焚燒設施短板,推動項目可持續運營 2023-01-19
- 解讀 | 《保山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試行)》 202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