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垃圾箱推動垃圾分類理念引領潮流
如今,在全國多地深入實施。然而,現實中一些居民還未參與到垃圾分類中,其中一個理由是:對自己的生活造成不便。
相比以往混裝混運等簡單粗暴的垃圾處理方式,垃圾分類的確給普通人的生活造成了一些不便:原本可以整袋丟掉的垃圾,需要分好類,放入不同的垃圾桶。但仔細分析一下,這里面包含著小與大、短與長的辯證關系,居民改變一些小的習慣,國家、社會才會有大收獲,一時的不便換來長久的可持續發展,Z終受益者是我們每一個人。
為什么要搞垃圾分類?
這個問題是現實和緊迫的。從國外實踐看,垃圾分類是難題。對中國來說,每年產生的垃圾數量快速增長。經過治理,雖然以往一些地方遍地垃圾的場景基本消失,但垃圾數量依然很大。如何處理垃圾,是我們面臨的一大問題。
垃圾處理可以采用、焚燒等方式,但是毫無分類地直接填埋、焚燒,會對土地、水源、空氣等產生不同程度的污染。試想,如果不加以控制和管理,那造成的污染Z終會通過我們吃的食物、喝的水、呼吸的空氣影響人類自身。比如廢棄的電池,里面含有金屬汞等有害物質,無論是填埋還是焚燒,都會產生較大的危害。而對其回收處理,不僅可以有效避免污染,還可以實現資源再利用。因此,如果垃圾處理不善,那我們要付出的是環境污染、健康損害、疾病蔓延等代價,不僅我們自己無法承受,子孫后代也將受更大的影響。
垃圾的產生有時可能無法控制,但如何更好處理垃圾可以有更多選擇。在處置垃圾之前進行分類就是有效手段之一。通過將不同種類的垃圾分開,該填埋的填埋、該焚燒的焚燒、該回收的回收利用,這可以有效減少垃圾占地和環境污染,還可以實現部分資源循環再利用。
無論是從垃圾數量還是垃圾處理方式上,無論是出于現實的還是長遠的考慮,都需要從快從嚴地執行垃圾分類,這也是為什么全國各地都在加快立法、嚴格執法,多渠道、多方式地推動垃圾分類走深走實。
當前,垃圾分類的堵點之一是意識和理念問題。要把提升全社會的垃圾分類意識擺在突出位置,通過各種方式方法開展一場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這其中不僅要講清楚怎么辦,更要講清楚是什么、為什么。讓人們清楚了解開展垃圾分類是一件事關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緊要之事,更要讓每個人清楚了解垃圾分類不是為別人,是為自己,為自己的子孫后代。
采用智能化的設備進行垃圾分類服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可以逐年減少投入,智能垃圾分類才是一種可持續、可復制、推廣的模式。
粵能環保自主研發的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裝有高清攝像頭、可以實現聲畫同步監控、實時清晰捕捉分類投放過程,實現24小時全天候遠程視頻監管;系統設有二維碼識別、人臉識別等十余種身份識別方式,通過AI智能系統實現投放可回收物后系統自動稱重,并進行相應的積分獎勵,智能垃圾房帶有LED分類信息滾動宣傳屏和雙32寸高清宣傳廣告屏,為垃圾分類做宣傳引導,以科技手段引領垃圾分類潮流,推動垃圾分類理念。
與生活環境更好、吃的喝的更健康比起來,由于進行垃圾分類而造成生活里的一些不便就顯得很細小。每個人都應該更自覺、更主動地參與到垃圾分類中,從我做起,從今天做起。只有當每個人把垃圾分類當成自己的事在做的時候,那Z終的受益者才是我們每個人。
最近瀏覽:
相關新聞
- 垃圾分類:新時尚下的環保行動 2024-11-11
- 智能垃圾分類:邁向可持續未來的創新之路 2024-10-14
- 智能垃圾分類:打造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2024-10-29
- 高效實施臺風后的垃圾分類策略 2024-09-20
- 綠色行動:11類場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指引 2024-09-06
- 粵能環保:推動企業垃圾分類成功的引擎 2024-09-05
- 科技助力垃圾分類:構建綠色未來的智能解決方案 2024-10-22
- 智能垃圾分類箱的未來發展與挑戰 2024-10-12
- 鹽田區 2024 年 11.8 垃圾減量日“換享市集” 主題宣傳活動 2024-11-06
- 粵能垃圾分類箱,快速解決居民"手機危機" 202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