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問題何時休!人類血栓中首次發現微塑料、染料顆粒
塑料(liao)新發現(xian)
直徑小于5毫米,甚至小到微納米級的塑料,被稱為微塑料,它們可能是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國際學術期刊《先進研究雜志》近日刊發的一篇論文中提到,南京醫科大學夏彥愷教授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駱永明教授團隊首次在人體血栓樣本中發現了一定數量和不同類型的微塑料和染料顆粒。 “我們認為,環境因子尤其是微塑料、染料顆粒,可能與血栓的形成存在潛在關聯。”9月29日,論文通訊作者夏彥愷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隨著工業生產規模和種(zhong)類的不斷(duan)擴大,在(zai)(zai)人類日常生活中出(chu)現的人工合(he)成材料越來越多,降解產生的垃圾碎片(pian)和微塑料在(zai)(zai)環境中大量增(zeng)加。
“微塑料正成為一種新型的全球性污染物,這是一種直徑只有納米級和微米級大小的難以降解的塑料顆粒。它們在海洋、土壤里大量存在,甚至可以被植物的根莖吸收進入食物鏈。”本文第一作者、南京醫科大學副教授吳笛介紹,近年來,科學家一直在探索微塑料對人類會產生何種影響,雖有研究顯示,人體的血液、胎盤等組織器官和糞便排泄物中發現了微塑料和相關染料顆粒,但仍缺乏它們對人類健康產生影響的直接證據。
研究團隊耗時一年多,收集并分析了24例人體主動脈夾層血栓樣本和2例人體急性動脈栓塞樣本,在其中共發現87個顆粒物。它們包括1顆低密度聚乙烯,22顆染料顆粒,其他的是鐵化合物和金屬氧化物。染料顆粒主要是酞菁銅和霍斯塔佐綠,鐵化合物包括氧化鐵紅、氧化鐵黃、紅壤、針鐵礦,其他金屬氧化物包括金紅石、氧化鉻。顆粒粒徑在2.1-26微米內,低密度聚乙烯直徑5.1微米。所有顆粒都是不規則形態。
微塑料(liao)、染(ran)料(liao)顆(ke)(ke)粒對于血(xue)(xue)(xue)(xue)(xue)(xue)栓(shuan)的形(xing)成(cheng)是如何推波助瀾的?科(ke)研團隊發現,患(huan)者的微塑料(liao)、染(ran)料(liao)顆(ke)(ke)粒檢(jian)出(chu)(chu)數量與血(xue)(xue)(xue)(xue)(xue)(xue)小(xiao)(xiao)(xiao)(xiao)板水(shui)平高(gao)度關聯,并據此提出(chu)(chu)理論假說。“我(wo)們假設,在血(xue)(xue)(xue)(xue)(xue)(xue)液中存(cun)在有以(yi)微塑料(liao)等(deng)顆(ke)(ke)粒為核心的小(xiao)(xiao)(xiao)(xiao)血(xue)(xue)(xue)(xue)(xue)(xue)栓(shuan),這些小(xiao)(xiao)(xiao)(xiao)血(xue)(xue)(xue)(xue)(xue)(xue)栓(shuan)不斷吸(xi)引血(xue)(xue)(xue)(xue)(xue)(xue)液中的其他(ta)顆(ke)(ke)粒,使血(xue)(xue)(xue)(xue)(xue)(xue)栓(shuan)不斷增(zeng)大。另外(wai),血(xue)(xue)(xue)(xue)(xue)(xue)液系(xi)統中微塑料(liao)等(deng)顆(ke)(ke)粒數量的增(zeng)加(jia)可能會增(zeng)加(jia)小(xiao)(xiao)(xiao)(xiao)血(xue)(xue)(xue)(xue)(xue)(xue)栓(shuan)、血(xue)(xue)(xue)(xue)(xue)(xue)小(xiao)(xiao)(xiao)(xiao)板和(he)顆(ke)(ke)粒之(zhi)間碰(peng)撞的幾率,從而(er)加(jia)速血(xue)(xue)(xue)(xue)(xue)(xue)栓(shuan)形(xing)成(cheng)。”夏彥愷說。
以垃圾分類
破解(jie)塑料危(wei)局
近幾(ji)年,不斷有(you)研究發(fa)(fa)現(xian)人體(ti)中(zhong)存在(zai)微(wei)塑料。2021年,南(nan)京(jing)大學(xue)研究團隊(dui)在(zai)《環境(jing)科學(xue)技術》發(fa)(fa)表相(xiang)關研究,發(fa)(fa)現(xian)經(jing)常喝瓶裝水、吃外(wai)賣食品以及工作性質為粉塵(chen)暴(bao)露(lu)的(de)參與者,其糞便中(zhong)的(de)微(wei)塑料更多,而體(ti)內微(wei)塑料含(han)量的(de)升高還可(ke)能會加劇腸道炎(yan)癥。2022年,荷蘭阿姆(mu)斯特丹自由大學(xue)領導(dao)的(de)研究團隊(dui)在(zai)《環境(jing)國際》刊文,證(zheng)實首次在(zai)人類血(xue)液(ye)中(zhong)發(fa)(fa)現(xian)了微(wei)塑料。
破解塑料危局,是關鍵。從理論上說,所有的都是可以回收的,關鍵是有沒有完善的回收體系和再生措施。粵能環保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從后端廢塑料回收體系和再生環節出發,可以標準的將垃圾分類、投放、儲運,從而把垃圾更好地轉變成為資源在可回收循環。使用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也有利于提高資源化回收率,緩解國內資源短缺的情況,提供穩定的原材料,減少資源的浪費。
最近瀏覽:
相關(guan)產(chan)品
相關新聞
- 智能垃圾分類:打造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2024-10-29
- 科技助力垃圾分類:構建綠色未來的智能解決方案 2024-10-22
- 粵能環保:推動企業垃圾分類成功的引擎 2024-09-05
- 智能垃圾分類箱的未來發展與挑戰 2024-10-12
- 智能垃圾分類:邁向可持續未來的創新之路 2024-10-14
- 高效實施臺風后的垃圾分類策略 2024-09-20
- 粵能垃圾分類箱,快速解決居民"手機危機" 2024-08-30
- 綠色行動:11類場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指引 2024-09-06
- 垃圾分類:新時尚下的環保行動 2024-11-11
- 鹽田區 2024 年 11.8 垃圾減量日“換享市集” 主題宣傳活動 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