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地球環境,告別一次性用品
不知從何時起,使用一次性日用品成為現代生活的一種習慣。不知不覺間,生活中一次性的東西越來越多:筷子、杯子、飯盒、牙刷等,一次性消費品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卻也導致了嚴重的及。
據調查,像酒店的牙膏、牙刷、沐浴液、香皂、拖鞋、梳子一套“六小件”日用品,重量不到150克,可是造成的資源浪費極其驚人。入住的客人一天一般只使用1/4左右,其余的就連同包裝一起扔掉了,第二天酒店為客人再換新的。為了處理這種“六小件”垃圾,環衛部門每年要投入巨資。由于“六小件”的包裝多為塑料,填埋在土壤中很難被降解,成了城市中的一大污染源。
古人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看似不起眼的一件件微小的一次性日用品,對資源的浪費與對環境的破壞令人觸目驚心!拒絕使用一次性日用品,舉手之勞就能愛護環境、保護地球,這是每一位環保達人的準則,也應該成為每個地球人的準則。
(1)少用塑料袋
塑料購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中國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購物袋。塑料購物袋在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同時,由于過量使用及回收處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嚴重的能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
(2)少用一次性筷子
一株生長了20年的大樹,僅能制成6000~8000雙筷子,我國每年生產一次性筷子1000萬箱,其中600萬箱出口到日韓等國。日本人發明了一次性筷子,卻不用自己國土上的森林生產而且用過后回收用于造紙等。我國森林覆蓋率不足日本的 1/4,每年卻為生產一次性筷子減少森林蓄積200萬立方米。
(3)少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塑料制品是以石油為原料的,塑料工業的原料本身是石油工業的副產品,塑料生產不僅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資源,而且產生大量污染。非降解塑料餐盒的廣泛使用,產生大量廢物,廢棄后的塑料再利用價值低,再生成本高,且回收困難,在環境中不易進行生物降解。相關研究表明,埋藏在地下的塑料需要上百年的時間才能降解,焚燒處理又會造成二次污染。非降解塑料的大量使用和不當處置,不僅會使我們這一代生活在垃圾的包圍之中,而且還使我們的子孫也失去生存的土地。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塑料回收市場迎來機遇,智能垃圾箱前景很明朗 2022-12-17
- 分析 | 垃圾分類與智慧城市建設之間的關系 2023-08-12
- 垃圾分類與鄉村振興,構建可持續的綠色鄉村 2023-08-21
- 粵能智能分類設備,有效促進綠色經濟發展 2023-12-21
- 智能垃圾分類全過程環閉監管 2023-06-25
- 拒絕過度包裝,完善再生資源和垃圾分類體系 2022-09-14
- 拒絕過度包裝,完善垃圾分類體系 2023-03-17
- 粵能智能垃圾分類設備,環境保護的新衛士 2024-01-31
- 智能垃圾箱越為何越來越受市場追捧 2022-06-17
- 智慧垃圾分類 數字化賦能與精細化管理 202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