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過度包裝,完善再生資源和垃圾分類體系
商品,不可避免地帶來垃圾增量、,環境負擔加重。我國包裝廢棄物約占城市家庭生活垃圾的10%以上,其體積則構成家庭生活垃圾的30%以上,每年包裝廢棄物總量達1.5億噸,其中70%以上是過度包裝造成的。有的商品故意增加包裝層數,在內包裝和外包裝間增加中包裝,外觀漂亮,名不副實;有的商品包裝體積過大,實際產品很小,喧賓奪主;還有的商品采用過厚的襯墊材料,保護功能過剩,也屬過度包裝。
過度包裝會浪費大量資源。包裝工業的原材料如紙張、橡膠、玻璃、鋼鐵、塑料等,使用原生材料,來源于木材、石油、鋼鐵等,這些都是中國的緊缺資源。如果用于過度包裝大量使用,而沒有相應地進行回收利用,就會造成很大的浪費。
消費者拋棄大量包裝廢棄物,加重對環境的污染。包裝廢棄物的年排放量在重量上已占城市固體廢棄物的1/3,而在體積上更達到1/2 之多,且排放量以每年10%的驚人速度遞增。過度包裝產生的成本相當可觀,而這些耗費大量資源的過度包裝物,到了消費者手中全部變成了生活垃圾。
根據住建部發布的《2020年城鄉建設統計年鑒》和《2020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鑒》,截至2020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為23,512萬噸。
綜合上述數據,如果取包裝廢棄物占比35%這個中間值,且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總體變化不大,那么我國包裝廢棄物年產量約為8229.2萬噸,如果用載重5噸的卡車裝運,可裝滿1645.84萬輛卡車。
根據中汽協、中商產業研究院的統計數據,我國卡車的年銷售量也就400萬輛上下,所以僅包裝廢棄物,就需要占用相當于全國四年的卡車銷售量。可見,包裝廢棄物給我們的生活,對我們的環境造成了多么大的潛在影響。
這么多的包裝廢棄物到底怎么辦?連年被批評的過度包裝問題怎么治?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的通知》(國辦發〔2022〕29號)(以下簡稱“通知”),整治包裝廢棄物的最新頂層設計終于來了。
通知提出:
在再生資源回收方面,要“進一步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鼓勵各地區以市場化招商等方式引進專業化回收企業,提高包裝廢棄物回收水平。鼓勵商品銷售者與供應方訂立供銷合同時對商品包裝廢棄物回收作出約定”;
在生活垃圾分類方面,要“進一步完善生活垃圾清運體系,持續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健全與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投放相匹配的分類收集、分類運輸體系,加快分類收集設施建設,配齊分類運輸設備,提高垃圾清運水平”。
作為地球的一份子,廢紙不加以回收誰也不愿意看到如此高的資金成本還有間接對環境的污染破壞。大部分消費者在網購完之后,快遞紙箱如果是小的會直接丟棄,快遞箱大的話會保留下來等一定的量在去賣給回收廢品的人。但如果消費者收到快遞箱太多、占據較大空間或無法再利用也只好丟棄。只有小部分的消費者會對其分好類進行投放,但是大部分消費還是將其丟進混合的其他垃圾,這樣就造成廢紙的資源白白浪費掉,難以回收利用。
其中可回利用的大部分垃圾來源于紙類,紙類,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是廢品界的奶牛,是流通率較高的“硬通貨”,也是造紙行業的重要支柱。近年來,廢紙價格水漲船高,不加以分類回收,就等于把資源白白浪費掉。一噸廢紙可生產品質良好的再生紙850公斤,節省木材3立方米,同時節水100立方米,節省化工原料300公斤,節煤1.2噸,節電600度,按生產2萬噸辦公用再生紙計算,一年可節省木材6.6萬立方米,相當于保護52萬棵大樹,或者增加5200畝森林。我國廢紙資源十分豐富。有關數據表明,我國紙張消費量每年約3500萬噸,以廢棄1/3計算,每年可回收利用的廢紙達千萬噸以上。
粵能環保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可以解決垃圾分類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難的問題,把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系統當作一個系統來看,充分發揮各參與主體的協同作用。智能垃圾回收箱可以更好地培養居民垃圾分類的環保意識,主動進行投放分類,大容量的內桶可以減少垃圾運收的次數,降低運營成本,結合了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識別之后,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能夠快速的讓用戶對垃圾進行分類。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通過垃圾分類回收、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模式,促進了生活垃圾的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和社區環境的有效改善,通過垃圾分類實現資源回收利用,也提高了生活源頭垃圾的再生資源回收率和經濟效應。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拒絕過度包裝,完善垃圾分類體系 2023-03-17
- 垃圾分類與鄉村振興,構建可持續的綠色鄉村 2023-08-21
- 分析 | 垃圾分類與智慧城市建設之間的關系 2023-08-12
- 粵能智能分類設備,有效促進綠色經濟發展 2023-12-21
- 智慧垃圾分類 數字化賦能與精細化管理 2023-07-24
- 保衛地球環境,告別一次性用品 202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