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管理讓垃圾分類更簡單,助力垃圾分類實現四化
粵能制造的分類回收設備取代了之前的露天垃圾桶,智能垃圾設備有廚余垃圾、塑料、紙類、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多個分類投放口,投放口全部密閉,居民可通過刷卡、手機二維碼、人臉識別等身份識別方式進行自動開箱投放,將不同的垃圾投放至不同的箱體內,垃圾箱則根據居民投放的垃圾,自動進行稱重并給予積分獎勵,積分可申請提現或在禮品兌換機兌換生活用品等。這樣也有助于改變居民的垃圾投放習慣,逐漸養成自覺進行垃圾分類的新時尚。設備可安置于社區,辦公區域,商業中心戶外公共區域等。
另外,采用基于物聯網大數據的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房,有針對性地解決了垃圾分類過程中各部門各環節的痛點難點,使垃圾分類政策能夠有效實施。同時,大數據平臺提供了社區內居民的知曉率、參與率、減量率、投遞正確率,對可回收的垃圾進行分類回收再利用,有效減少了垃圾的處理量,減緩了對地球資源的消耗。對實現住建部提出的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具有重大意義。
智能化垃圾分類設備是指在普通分類垃圾桶的基礎上的技術應用升級,利用AI、物聯網、人臉識別、人機觸摸等技術形成的“互聯網+”智能垃圾分類終端,通過系統各功能模塊的運作,實現相關數據信息的收集,監控垃圾箱的實時狀態和居民住戶行為,優化清運管理,從而實現居民區垃圾分類管理網絡化、智能化和信息化。
市北區案例,運用“五新”理念打造了“物聯網+智慧分類平臺”運用于垃圾分類,將生活垃圾工作的各個環節串聯起來,形成了集垃圾分類宣傳、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監管全智能化的完整閉環,既有效調動了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又節省了政府在垃圾分類宣傳、監管等方面的投入成本。可有效解決目前社區施行垃圾分類時所面臨的痛點問題,讓垃圾分類回收服務高效化、節省化、智能化。
垃圾要分類,粵能是必備。深圳市粵能環保打造了屬于自己的大數據平臺,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完成垃圾分類宣傳、垃圾分類投遞、垃圾分類收集、垃圾分類清運、垃圾分類處理等整個垃圾處理過程進行智能化管理,讓垃圾分類更簡單,更智能,助力城市垃圾實現減量化的目的。
最近瀏覽:
相關新聞
- 智能垃圾分類:邁向可持續未來的創新之路 2024-10-14
- 基于大數據平臺下的粵能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 2024-07-19
- 粵能垃圾分類箱,快速解決居民"手機危機" 2024-08-30
- 垃圾分類行業:前景廣闊,潛力無限 2024-08-21
- 當垃圾分類遇上粵能智能垃圾分類房 2024-08-08
- 垃圾分類:新時尚下的環保行動 2024-11-11
- 智能垃圾分類箱的未來發展與挑戰 2024-10-12
- 塑料垃圾回收:構建可持續環境的關鍵步驟 2024-07-29
- 環保科技賦能,粵能環保創新垃圾分類解決方案 2024-07-26
- 科技助力垃圾分類:構建綠色未來的智能解決方案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