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回收市場迎來機遇,智能垃圾箱前景很明朗
今年購物節已過完,消費者在分享開箱喜悅的同時,是否考慮到快遞包裝,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有關數據顯示,如今快遞日均產生的廢棄包裝已達千萬件,每年所用的包裝膠帶紙連起來能繞地球200多圈,網購過度包裝造成的浪費和污染令人擔憂。解決一次性塑料污染問題,除了關注后端的資源回收再生之外,從前端的源頭減量出發,推廣重復使用模式將從根本上系統地扭轉一次性消費所帶來的廢棄物泛濫問題。
近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方案明確到2025年,塑料污染治理機制運行更加有效,塑料制品生產、流通、消費、回收利用、末端處置全鏈條治理成效更加顯著,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方案》部署了三方面主要任務:
一是積極推動塑料生產和使用源頭減量,包括積極推行塑料制品綠色設計、持續推進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減量、科學穩妥推廣塑料替代產品等。
二是加快推進塑料廢棄物規范回收利用和處置,包括加強塑料廢棄物規范回收和清運、建立完善農村塑料廢棄物收運處置體系、加大塑料廢棄物再生利用、提升塑料垃圾無害化處置水平等。
三是大力開展重點區域塑料垃圾清理整治,有針對性地部署了江河湖海、旅游景區、農村地區的塑料垃圾清理整治任務。
能源危機、環保壓力
歐盟《包裝和包裝廢棄物法規》提案已經正式發布。包裝的循環有助于將經濟發展與自然資源的使用脫鉤。近年來包裝的增長速度快于國民總收入,導致二氧化碳和其他排放量飆升,以及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污染。根據歐洲塑料行業組織的數據,2019年,包裝中塑料僅有5%來自再生材料。在一個以更便宜、更優質的原生材料為主的市場上銷售再生材料,回收商面臨重重挑戰。在能源危機和環保考量的雙重因素下,歐盟在2022年加快了“限塑令”的執行,一方面大規模禁用一次性塑料產品,另一方面以指令形式促進歐盟內部塑料回收業成長。
據了解,目前在消費品領域,普通飲料瓶的回收占比最大,達到24%以上,達到380萬噸左右。為了實現大批量回收,在上海,全國首條用再生塑料為原材料的“塑料道路”已經投入使用,鋪設道路使用了超過6000個牛奶瓶等塑料廢棄物和瀝青組成的新型聚合物材料。除了塑料的再生回收,塑料污染治理的另一個重點就是可降解塑料的應用,傳統的聚乙烯塑料是一種不可降解的塑料,新型可降解生物塑料可以在土壤中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最新的可降解塑料的制作工藝,可以用于一次性日用品、塑料袋和農用薄膜等領域。據了解, 目前這種可降解塑料新型材料的價格在18000元每噸左右,是不可降解材料的近兩倍,還需要進一步降成本來推廣應用。
在當今日益惡化,各種資源日益缺乏的狀況下,塑料回收占有一席之地,塑料回收的作用和意義十分重大。它不僅有利于環境的保護、人類健康的保護,同時也有利于塑料工業的生產,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對塑料回收的展望也是樂觀的。所以在限塑令下,塑料回收市場迎來機遇,智能垃圾箱前景很明朗。要解決塑料污染,智能垃圾分類提供解決方案就顯得至關重要。
粵能環保自主研發生產的智能垃圾箱,針對居民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及回收有一套完整的體系,擁有“分類自助化”、“回收有償化”、“稱重智能化”、“減碳可視化”、“可購買環保袋”等特點。居民將可回收物分類投入箱體后,就能得到相應的獎勵。便捷而新穎的“賣廢品”操作吸引了許多居民將家中的廢品拿過來投放。智能垃圾箱從根本上控減了垃圾量,而減量也意味整個垃圾生產鏈發生了改變,在源頭減量上垃圾分類可以降低垃圾后續處理的經濟成本。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源頭減量,垃圾分類的關鍵路徑 2023-12-26
- 智能監管新亮點全覆蓋引領垃圾分類“數治化” 2023-09-21
- 垃圾分類與鄉村振興,構建可持續的綠色鄉村 2023-08-21
- 智能垃圾分類全過程環閉監管 2023-06-25
- 粵能智能垃圾分類設備,環境保護的新衛士 2024-01-31
-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2023-11-06
- 低碳時代下的智能垃圾分類,探索產業新趨勢 2023-07-28
- 垃圾分類新機遇,控源頭與抓末端的重要性 2024-01-22
- 重磅 | 六部門發文!千億級市場迎利好 2023-08-22
- 白皮書:預計2030年全球廢塑料回收率有望達到50% 202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