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主要溫室氣體達最大增幅!垃圾分類助力降低排放
日前,世界氣候組織官網發布了一篇“警告意味十足”的新聞通稿——《地球再傳壞消息:水平創新高》,開篇就提到了“WMO(世界氣象組織)記錄到了自開始測量以來濃度的最大增幅”。
世界氣象組織官網發布的相關新聞通稿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一份新報告,在另一個充滿不祥之氣的氣候變化警報中,三種主要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的大氣水平在2021年均創下了新高。
WMO《溫室氣體公報》報告道:自近40年前開始系統測量以來,2021年的甲烷濃度出現了最大的同比增幅。這一異常增長的原因尚不清楚,但似乎是生物和人類引發的過程的結果。
從2020年到2021年,二氧化碳水平的增幅大于過去十年的平均年增長率。WMO全球大氣監視網內臺站的測量結果顯示,2022年全球的上述水平均在繼續上升。
在1990至2021年間,長壽命溫室氣體對氣候的增溫效應(稱為輻射強迫)增加了近50%,其中二氧化碳約占80%。
2021年的二氧化碳濃度為百萬分之415.7(ppm),甲烷為十億分之1908(ppb),氧化亞氮為334.5ppb。這些數值分別占工業化前(人類活動開始破壞大氣中這些氣體的自然平衡之前)水平的149%、262%和124%。
“WMO《溫室氣體公報》再次強調了采取緊急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并防止未來全球溫度進一步上升面臨的巨大挑戰,及其極端必要性,”WMO秘書長佩特里·塔拉斯說。
垃圾分類降低排放,
助力減緩全球氣候變暖!
持續增長的生活垃圾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之一。在垃圾在堆放的過程中,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會產生大量的氣體,包括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氫、氨氣、甲硫醇、三甲胺、二甲二硫醚等氣體。從這個角度說,在垃圾源頭采取減量措施,也是城市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環節。
另外,在生活垃圾處理處置過程中,溫室氣體尤其是甲烷的產生與排放控制,逐漸成為行業關注的重點,歐洲及其它發達國家的經驗均表明垃圾管理領域可以貢獻重要的溫室氣體減排份額,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不容忽視。
來自全球大氣研究排放數據庫(EDGAR)的報告顯示,中國2016年廢棄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中產生的甲烷排放為3.12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參考美國環境署的轉換方法進行估算,這相當于6700萬輛小汽車一年的溫室氣體排放。甲烷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就是城市生活垃圾。
另外,垃圾分類可以很好的控制我們的垃圾流入量,可以讓我們懂得有些物品是可以重復利用的。這樣做的話,就可以很好的避免一些大氣污染和全球變暖的發生。
粵能環保是以垃圾分類為主要經營方向、經營目標的科技型企業,我們長期對垃圾分類的研究、垃圾分類的技術、垃圾分類的發展保持著國內領先優勢。在垃圾分類緊鑼密鼓推進的當前,我們也在對系統不停的研發、不停的做升級改造,以便于更好的解決垃圾分類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文章部分數據信息參考:世界氣象組織官網
如有錯漏、歡迎指正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粵能環保在迪拜COP28亮相:智能技術鑄就運河城市可持續未來 2023-12-05
- 首屆“碳中和”世界杯——超“壕”的卡塔爾用了哪些低碳科技狠活? 2022-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