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最關注的“碳達峰”和“碳中和”,這家垃圾分類企業這樣做
今年兩會期間,“碳達峰”和“碳中和”就成了刷屏熱詞,至少有37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全國兩會上提及“碳達峰”“”;“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被列為重點工作之一寫進了202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
那么問題來了,“碳達峰”和“碳中和”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碳達峰”就是我們國家承諾在2030年前,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再慢慢減下去;而到2060年,針對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樹、節能減排等各種方式全部抵消掉,這就是“碳中和”。
為實現“碳中和”,生活垃圾分類,也成為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做好垃圾分類并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事,是一項長遠的項目。垃圾分類也是一項崇高事業,使命光榮、任務艱巨。基于垃圾分類發展的趨勢,垃圾分類可以在循環經濟、環保設施的低碳運行、非化石能源發展等方面對低碳事業有所貢獻,這是機遇也是挑戰。
在碳中和目標下,垃圾分類市場化發展更迅猛。減排及節能指標層層分解,地方政府碳中和壓力巨大,特別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短時間達到能源清潔化的可能性極小。實現垃圾可回收及資源化,是緩解碳中和壓力的有效途徑。政府通過以特許經營權的模式,賦予專業企業市場準入的機會,由企業通過市場化運營以及專業的手段,建立完善的回收體系、通過垃圾前端分類有利后端處理,是解決政府痛點的有效方式。隨著垃圾分類市場化發展,將有越來越多的政府選擇、并加快將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公司實施,垃圾分類市場化將更迅猛。
粵能環保科技聚焦垃圾分類回收領域,主要為政府及企業提供智能垃圾分類硬件產品、垃圾分類大數據服務平臺、垃圾分類宣傳培訓服務、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產品與服務。2016年以來,該公司承接了全國30多個城市和地區的100多個智能垃圾分類項目;直接運營了深圳、石家莊、威海等市的20余個智能垃圾分類運營項目。
粵能環保通過承接垃圾分類運營項目對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分類宣傳推廣、分類基礎設備設施的配置和建設,以及后期項目的管理運營。垃圾分類項目建設主要包括:分類辦法制定及分類收集與運輸處置體系規劃;分類垃圾收集容器的配置;智慧分類平臺的建設;分揀中心的建設。通過運營期間宣傳督導實現了居民垃圾分類知曉率100%,居民垃圾分類參與率達90%以上,居民垃圾分類投放正確率達80%以上,實現可回收物玻、金、塑、紙、廢舊織物及有害垃圾數據信息化。垃圾分類智慧化,居民自覺分類成風景。
通過垃圾分類運營,形成了一套可復制、可持續、可推廣的運營模式。實現碳中和,對我們來并不是負擔,是責任,也是使命,更是一種基于。綠色、循環、簡約、自然的發展理念,綠水青山最終都會成為金山銀山,人與自認實現真正的和諧發展。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全國碳市場累計成交破百億,垃圾分類能減碳 2023-02-13
- 文字實錄!國家發展改革委就生態文明建設有關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 2022-09-25
- 《浙江省綠色低碳轉型促進條例(草案送審稿)》公開征求意見 2023-10-04
- 深入理解碳中和的基本邏輯和技術需求 2022-09-11
- 新機遇下的“垃圾管理者”相當于掌握了財富 2022-08-31
- 碳達峰中和標準建設頂層設計出臺! 2023-04-25
- 教育部印發《綠色低碳發展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2022-11-13
- 循環經濟:不同行業的潛在價值驅動力 2022-08-26
- 推動垃圾分類模式駛入轉型快車道 2023-07-14
-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印發《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 202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