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新”智慧平臺為大山寶城小區打造垃圾分類完整閉環
由深圳市粵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智能化高度集成的垃圾分類“五新”智慧平臺亮相市北區雙山街道大山寶城物業小區,取代小區原有40處垃圾投放點,其通過新服務、新技術、新制造、新金融、新能源等“五新”理念,參與社區垃圾分類,形成了集垃圾分類宣傳、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監管全智能化的完整閉環,既有效調動了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又解決了政府在垃圾分類宣傳、監管、運輸、處理等方面的痛點和難點,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五新”智慧平臺內部場景
智慧平臺是高度綜合的智能集中投放點
“五新”智慧平臺從外觀看是一座漂亮的陽光房,門口“守候”著人工智能機器人 “綠萌”,房子里面劃分有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投放區、廚余和其他垃圾投放區、積分兌換區、廚余垃圾處理區、居民休閑區等五大功能區,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投放區配備有智能回收箱和專用有害回收箱;廚余和其他垃圾投放區配備有智能化自動開蓋回收容器;積分兌換區配備有智能禮品兌換機和觸摸屏消費終端;廚余垃圾處理區配備有封閉的日處理1噸廚余垃圾處理設備;休閑區擺有茶桌、象棋、五子棋等休閑設施和用品。陽光房內還配備了洗手池、監控、燈光等設施,能方便居民實現垃圾集中分類投放、積分現場兌換、休閑娛樂及對廚余垃圾現場處理等綜合功能,是高度綜合的智能集中投放點。
居民使用智能回收箱投放可回收物
智慧平臺充分體現“五新”理念
“五新”是指智慧平臺在服務、技術、制造、金融、能源等五方面融合全新理念,讓居民在使用過程中體驗到全“新”的感覺。
“新服務”是指除開展標準化宣傳、督導、培訓之外,平臺還配備了最新一代具有人工智能的多功能機器人和能與居民實現人機對話的智能回收箱,引導居民正確分類投放。除垃圾分類知識之外,機器人、智能回收箱還掌握了豐富的天文、地理等自然常識,能和居民互動,隨時回答居民提出的各類問題,提升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參與垃圾分類的趣味性。
“新技術”是指人臉識別、語音識別、圖像識別、區塊鏈、除臭等數項領尖的創新技術在平臺內得到廣泛運用。安裝了快速人臉識別技術的回收系統,識別準確率達到99.9%,識別速率快速到0.001秒;安裝了語音識別技術的智能機器人和回收箱能隨時回答居民提出的各類垃圾分類相關問題,全語音指導居民分類投放;安裝了圖像識別技術的監管系統,對居民的投放行為進行糾錯,對居民的投放結果進行自動測評,給予即時評分;數據存儲采用區塊鏈技術,讓所有上傳數據更加安全、真實,方便政府監管和采用;先進的除臭技術讓平臺內無任何異味。
“新制造”是指平臺內回收設備具有壓縮和粉碎功能,用電采用太陽能供電,所有制造設備材料具有防高溫、高寒和抗腐蝕性能,同時平臺內配備的廚余垃圾處理設備運用有氧發酵原理,在傳統制造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和改進結構,做到無廢水、廢氣排放,對居民生活環境不造成任何污染,既減少了運輸環節,又達到了廚余垃圾減量達90%以上的良好效果。
“新金融”是指平臺系統搭載線上商城和線下商戶聯盟,實現居民對獎勵積分線上、線下消費綜合體驗。通過建立綠色賬戶,居民通過參與垃圾分類獲取積分獎勵,積分可以提現,支持各類電子錢包和銀行卡;積分還可以網上商城購物、禮品兌換機兌換禮品。平臺內還配有觸摸屏消費終端,居民可實現無卡、無現金、無手機支付模式,打造線下無人值守商超的模式基本形成。
“新能源”是指平臺能自動采集所有垃圾分類的投放數據、行為數據、消費數據、節能數據、設備數據、用戶數據、服務數據,并實現對數據的分析、決策、需求、分享等大數據功能,為政府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用數據推動經濟體系的全面發展。
居民投放廚余垃圾獲得評分和獎勵
智慧平臺有效解決集中投放存在的痛點和難點
目前全國許多城市垃圾分類工作正進行的如火如荼,都在推行撤桶并點、集中投放的工作經驗,對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全天候集中投放,對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實行定時定點投放。但是,各地在實行撤桶并點、集中投放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兩大難題,一是廚余垃圾無回收價值,且有異味,居民主動分類投放的積極性不高,分出的廚余垃圾混有其他垃圾的比例較大,造成廚余垃圾難于處理;二是因集中投放點數量多,配備的定點分類指導員人數也較多,各地政府難以長期承受高昂的人工費用。為解決以上難題,各地政府也是絞盡腦汁,但能找到的有效解決辦法并不多。
“五新”智慧平臺的主要功能一是通過智能機器人、智能回收箱替代人工進行宣傳,有效降低人工宣傳成本;二是平臺內所有的回收設備都具有人臉識別、圖像識別、聲音識別功能,能對居民分類投放的正確性現場測評打分,有效起到了實名監管和糾錯的作用,減少了定時定點督導員的數量,直接降低了政府財政對人工投入的成本;三是利用可回收物回收運營所產生的利潤,反補居民對廚余垃圾的分類投放,激勵居民參與廚余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四是廚余垃圾現場處理,節約了運輸成本,也減少了廚余垃圾因停留在垃圾桶內時間過長而發出的惡臭味,廚余垃圾處理產生的有機肥免費贈送小區居民養花種草,讓利居民;五是居民投放可回收物和廚余垃圾獲得的現金積分除可在手機上提取現金、網上商城購物外,還可在現場的禮品兌換機和消費終端上兌換禮品和提現,方便了無智能手機的老人和小孩對積分的兌換。正是由于“五新”智慧平臺具有以上先進功能,所以能有效解決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過程中存在的痛點和難點。
“五新 ”智慧平臺配置的廚余垃圾自動處理機
智慧平臺使用十分智能和便民
居民通過智能手機下載“綠色生活APP”、直接向工作人員領取智能IC卡等方式申請開通綠色賬戶,在投放可回收物時,居民可通過手機APP、人臉識別、聲音識別、刷卡等方式開啟智能回收箱,投入可回收物后,系統自動稱重和積分,并將積分累積到居民的固定賬戶,積分結果能在智能手機和回收箱上的顯示屏同步得到顯示;在投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時,垃圾桶可通過自動感應開蓋,居民可采用人臉識別或刷卡完成身份識別,身份識別后,居民將廚余垃圾破袋倒入廚余垃圾桶內,將垃圾袋和其他垃圾投入其他垃圾桶內,系統自動稱重,數據上傳,居民投放廚余垃圾能獲得積分獎勵,并在手機和廚余垃圾桶上方的顯示屏能同步得到顯示,投放其他垃圾無積分獎勵。居民在投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整個過程有圖象識別和攝像監控,并對投放廚余垃圾實時評分,十分智能和便民。
智慧平臺自動統計數據
智慧平臺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垃圾分類模式
五新智慧平臺進駐大山寶城小區后,已成為小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原來長期擺放不規整的40處垃圾桶點不見了,滋生蒼蠅、蚊子的源頭被清理了,居民小區的生活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居民不愿靠近垃圾房、分廚余垃圾的觀念得到徹底扭轉。“五新”智慧平臺高度集成的智能化性能,不但融合了居民垃圾分類知識的普及、垃圾集中投放、積分兌換、廚余垃圾的一站式服務,還為政府解決了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監管難的問題,即提升了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又改善了小區的居住環境;即對居民的分類投放起到了較好的監管作用,又為政府節約了投入成本,無疑是一種可復制、可持續、可推廣的垃圾分類模式。
2017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改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要求全國46個重點城市率先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并要求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市北區大山寶城物業小區推出的“五新”智慧平臺集中投放和處理模式,無疑為各地的垃圾分類提供了一種較好的參照模式。
最近瀏覽:
相關新聞
- 智能垃圾分類:打造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2024-10-29
- 智能引領,垃圾分類的科技革新 2024-07-05
- 粵能環保:推動企業垃圾分類成功的引擎 2024-09-05
- 環保科技賦能,粵能環保創新垃圾分類解決方案 2024-07-26
- 智能垃圾分類箱的未來發展與挑戰 2024-10-12
- 科技賦能垃圾分類數據管理 2023-10-30
- 請查收 | 粵能環保關于春節的放假通知 2024-02-04
- 織物回收:環保與經濟的雙贏之策 2024-06-28
- 攜手共進,迎接新春——粵能環保致廣大客戶的新春祝福與感謝信 2024-02-02
- 粵能環保:垃圾分類方案的定制專家 202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