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能智能垃圾箱的工作原理
垃圾箱無論是外形還是功能,它還依然是個垃圾箱,只能扔垃圾。它的智能在于在原有的設計基礎上增加了感應功能和密封功能。
第一個紅外功能估計大家都能猜想到它的工作原理。通過紅外線傳感器感應到人手的距離,在靠近智能垃圾箱10公分左右距離時可打開垃圾箱投口。這樣我們無需接觸到垃圾箱就能扔垃圾。第二個就是密封功能,智能垃圾箱采用的是全密封設計,在垃圾蓋上會有密封圈,桶蓋閉合后能保證垃圾桶無垃圾異味溢出,減少病菌傳播的幾率。
那目前應用較多的智能垃圾箱如何給我們帶來便利呢? 智能垃圾分類箱主要收集紙張、塑料、金屬、玻璃四種常見的可回收垃圾。設備上裝有二維碼掃碼器和IC卡讀卡器,當用戶掃碼或刷卡時,主板讀取到用戶的識別信息,通過主板的GPRS模塊向云服務器上傳,經過云 服務器的用戶身份認證后將信息返回給主板。主板再向投口電磁鎖發送信號,控制鎖舌吸起,同時向電機發送指令信號,控制電機轉動,完成投放口打開動作。等待用戶進行投放操作,軟件開始進行關門倒計時,倒計時結束,主板向電機發送關門指令信號,電機反轉,完成關閉投放口動作。投放口關閉后,軟件讀取箱體底部的稱重傳感器數據,獲取稱重數據,并將稱重數據上傳至服務器,由服務器計算獎勵積分,下發至設備;軟件讀取到服務器數據后,發送數據到顯示屏,進行數據展示。同時,還有溫度、測距等傳感器用于溫度、裝滿采集檢測,再將采集到的數據上傳到云服務器,這樣就可以知道的箱體溫度和滿溢基本狀態信息。內置稱重模塊,能自動檢測垃圾重量獲取稱重數據,并將稱重數據上傳至服務器,由服務器計算獎勵積分,下發至設備。用戶刷卡投放垃圾,系統可根據卡號追溯投遞來源。垃圾分類箱主要應用在城市社區、農村社區、機關單位、學校、街道、醫院等場景,目的是讓我們的城市更環保。
粵能除了在硬件設施上有獨特的一處,另外還配備有自主研發的垃圾分類系統,可以實時考核垃圾分類的效果,了解居民垃圾分類的參與率、投放正確率和垃圾分類減量率等指標,同時可以監管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的全部流程,執法有依,獎勵有據,還可以減少垃圾分類的持續投入。
垃圾要分類,粵能是必備。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當垃圾分類遇上粵能智能垃圾分類房 2024-08-08
- 智能垃圾分類箱的未來發展與挑戰 2024-10-12
- 智能垃圾分類:邁向可持續未來的創新之路 2024-10-14
- 科技助力垃圾分類:構建綠色未來的智能解決方案 2024-10-22
- 垃圾分類:新時尚下的環保行動 2024-11-11
- 塑料垃圾回收:構建可持續環境的關鍵步驟 2024-07-29
- 智能垃圾分類:打造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2024-10-29
- 粵能垃圾分類箱,快速解決居民"手機危機" 2024-08-30
- 垃圾分類行業:前景廣闊,潛力無限 2024-08-21
- 環保科技賦能,粵能環保創新垃圾分類解決方案 2024-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