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垃圾桶破解垃圾分類阻力有妙招
2022年兩會初始,有關垃圾回收的問題再次被提出,我國應有序推進垃圾分類立法立章,真正做到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應用。從再生塑料市場開展至今,的回收不再是再生塑料行業開展的“”,自2019年起國度特別注重廢塑料本土化回收,諸如2019年上海7月份施行垃圾分類政策,杭州、深圳、廣州等城市相約制定生活垃圾分類法規,以及目前陸續設置以政策為主導,以回收站點為基礎,建立分揀、加工中心,以集群化的分揀中心及加工中心為節點,構成廢塑料回收加工應用網絡和產業鏈條。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環境污染逐年加劇,近年來全球極端氣候更是氣候事件多發強發廣發并發,氣候狀況總體偏差。寒潮過程多,極端性強,保護地球生態刻不容緩。垃圾正在嚴重侵蝕我們的生存環境,垃圾分類是實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也是避免“垃圾圍城”的有效途徑。
垃圾處理從產生到Z終處置經歷收集、運輸及處置三個重要環節,都會涉及到化石能源燃燒、碳的排放。因此,在如今碳排放量越來越高的背景下,做好垃圾分類就是助力垃圾處理過程中,尤其是垃圾焚燒環節的碳排放減量工作。推進垃圾分類行動,將極大地降低垃圾處理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從而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目前垃圾分類現狀仍存在以下突出問題。一是垃圾分類回收落實力度欠缺;二是廢塑料回收從業者越來越少。 截止到2022年,我國共有46個省市啟動垃圾分類回收的相關處置計劃,垃圾分類回收已遍及各個省市、鄉鎮。但由于鄉鎮管理水平低,監管力度難以得以控制,因而我國垃圾分類回收的應用率仍不及其他國度,但較2021年相比,垃圾回收利率有所進步,廚余垃圾分類率為22.05%、無害化處置率達100%、回收應用率為45.08%。“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做好垃圾分類也是人類生態文明的歷史趨勢。”
近些年來,隨著垃圾分類相關政策的實施,市面上產出了越來越多的智能垃圾桶。由深圳市粵能環保自主研發生產的智能垃圾房,10大國內環衛公司有6家選用,這種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可回收玻璃、金屬、塑料、紙類等,居民投放垃圾還可以獲取積分獎勵,積分則可用于兌換生活用品。還可以直接通過銀行提現或商場購物,是國內第一個解決了支付牌照的垃圾分類服務商。
粵能環保通過在垃圾分類以及環衛行業多年的積累,不斷開拓創新,基于當下前沿的物聯網技術,與互聯網相結合,自主研發并持續迭代綠色生活垃圾分類系統。
既有完備的功能,又能讓垃圾分類運營商容易上手;既讓用戶的垃圾分類行為易于操作,又貼合垃圾分類的實際運營需要,將垃圾分類運營完整閉環。經過長期實際運營使用,其穩定性和并發支持性都得到考驗,在網絡通訊、數據加密傳輸、數據存儲等各個方面都做了多重安全措施,保障數據安全。
粵能環保智能垃圾桶能夠從源頭上標準整個垃圾分類工作,實時監控垃圾投放和垃圾滿溢問題,實時跟蹤收運車輛位置和收運狀況,形成一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體系。對垃圾分類數據的多維度分析和可視化展示,讓垃圾分類服務商更多地專注于業務本身,從數據中發現機會和價值。實現“定時投放、撤桶并點”,居民具備垃圾分類意識,養成綠色生活習慣,實現高質量生活環境。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垃圾堆的塑料被回收后,做成啥了? 2023-09-13
- 智能讓垃圾箱變身“環保衛士”解決“白色污染” 2023-11-21
- 塑料問題何時休!人類血栓中首次發現微塑料、染料顆粒 2022-10-10
- 白色污染到底有哪些危害 2023-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