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下讓低加值可回收物有了“家”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對待事物的方式略有不同。比如說我們開采資源,制造商品,購買和消費它們,當它們壞掉或我們厭倦了它們時就把它們扔掉。然后我們繼續開采和提取更多的資源來生產新產品。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環境與發展協調的最高目標是實現從末端治理到源頭控制,是從利用廢棄物到減少廢棄物的質的飛躍。
我們開采得越多,就越耗盡地球上的礦藏,留給后代的就越少。另一個是我們產生的垃圾數量相當大,我們不太擅長管理它。這就是為什么它會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比如在海洋里,在海洋動物和鳥類的肚子里,而且,通過食物鏈,它會進入我們的身體。循環經濟的根本目的是要求在經濟流程中盡可能減少資源投入,并且系統地避免和減少廢棄物,廢棄物再生利用只是減少的最終處理量。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這“3R”原則的重要性不是并列的,它們排列是有科學順序的。
是循環經濟的第一原則屬于輸入端,要求在生產過程中通過管理技術的改進,旨在減少進入生產和消費流程的物質量;再利用是循環經濟的第二原則屬于過程,要求制造產品和包裝容器能夠已初始的形式被反復利用,旨在延長產品的使用期;再循環是循環經濟的第三原則屬于輸出端,要求盡可能給你的通過對廢棄物的再加工處理使其作為資源,制成新產品再次進入市場或生產過程,以便減少垃圾的產生,旨在把廢棄物再次資源化以減少最終處理量。
首先我們要在生產源頭輸入端就充分考慮節省資源、提高單位生產產品對資源的利用率、預防和減少廢物的產生;其次是對于源頭不能削減的污染物和經過消費者使用的包裝廢棄物、舊貨等加以回收利用,使它們回到經濟循環中;只有當避免產生和回收利用都不能實現時,才允許將最終廢棄物進行環境無害化處理。環境與發展協調的最高目標是實現從末端治理到源頭控制,從利用廢物到減少廢物的質的飛躍,要從根本上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從而也就減少環境負載的污染。
發展循環經濟可以有效減少產品的加工和制造過程,延長材料和產品的生命周期,減少由于原材料開采、材料初加工、產品廢棄處理處置等環節所造成的能源資源消耗,從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例如,以廢鋼為原料相比以鐵礦石為原料煉鋼,生產1噸鋼可以減少約1.6噸二氧化碳排放,我國2020年廢鋼利用量約2.6億噸,僅此一項就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4.16億噸。據有關專家測算,每回收利用1噸廢舊物資,平均可節約礦產資源4.12噸左右,節約能源1.4噸標準煤左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72噸左右。
垃圾分類中的可回收物種類很多。其中,包括廢舊塑料、玻璃、舊衣物。但由于它們的回收附加值比較低,這些可再生資源常被混入其他垃圾一同被處理掉。垃圾分類中,可回收物按照循環再利用的難易程度和回收價值的高低又被分成兩類。其中,廢紙、鋁銅等金屬、塑料飲料瓶等屬于回收價值高、容易循環再利用的;而飲料紙盒、廢玻璃、雜鐵、廢木材等則屬于回收價值低、循環再利用成本高、難度大的一類。因此,后者很少有企業愿意回收處置。
智能垃圾箱的出現,讓低加值可回收物有了“家”,從后端廢塑料回收體系和再生環節出發,在前端回收的時候充分做好分類回收工作,能從根本上提升其循環利用的比例,減少廢塑料的產生量。不僅解決了低加值回收難的問題,同時因為大體積容量儲存也解決了泡沫塑料無法回收的難題。智能垃圾箱讓前端分類越細致,后端處理越方便,可回收物越值錢。廢塑料有效回收利用的前提,就是可回收物的分類投放和分類收集。智能垃圾箱市場規模化回收和集中處理解決低加值可回收物難以回收或者拒收的難題。
粵能環保智能垃圾箱對實現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建設、提升小區環境具有重要意義,能更好地激勵居民參與垃圾分類,減少收運成本,提高分類收運的效率;便于分類管理人員統一進行分類指導和二次分揀,提升垃圾分類效果;能有效減少小區的污染源,讓小區更整潔,小區環境更美麗。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眉山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發布! 2023-07-28
- 源頭減量,垃圾分類的關鍵路徑 2023-12-26
- 垃圾分類新機遇,控源頭與抓末端的重要性 2024-01-22
- 月圓人團圓,垃圾分類記心間 2024-09-14
-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2023-11-06
- 重磅 | 六部門發文!千億級市場迎利好 2023-08-22
- 智能監管新亮點全覆蓋引領垃圾分類“數治化” 2023-09-21
- 低碳時代下的智能垃圾分類,探索產業新趨勢 2023-07-28
- 《防城港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出臺 2023-10-17
- 昆明已施行!生活垃圾分類不達標 收運單位可拒收 202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