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需要回收利用,而不是扔進垃圾填埋場!
需要回收利用
而不是扔進垃圾
有數據表明,如果不采取行動,到2050年,全國垃圾量將增加70%,達到34億噸。
世界銀行在《垃圾何其多2.0:到2050年全球固體廢物管理一覽》報告預計,在快速城市化和人口增長的推動下,未來30年全球每年產生的垃圾量將從2016年的20.1億噸增加到34億噸。對全球固體、塑料、廚余及危險廢棄物等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一年平均產生約21億噸垃圾,其中僅16%(3.23億噸)被回收,同時有9.5億噸垃圾透過“難以永續方式”處理。
產生的垃圾當中,只有極小的一部分得以被回收利用,大部分還是被扔進垃圾填埋場侵蝕著我們的土地,填埋的垃圾并沒有進行無害化處理,殘留著大量的細菌、病毒,其垃圾滲漏液還會長久地污染地下水資源,潛在著極大危害。
產生的垃圾當中,只有極小的一部分得以被回收利用,大部分還是被扔進垃圾填埋場侵蝕著我們的土地,填埋的垃圾并沒有進行無害化處理,殘留著大量的細菌、病毒,其垃圾滲漏液還會長久地污染地下水資源,潛在著極大危害。
垃圾其實是放錯地方的“資源”,環保不是收“垃圾”,是要帶動“資源”分類回收,讓地球上的有限資源,可以循環再生而延續生命。
塑料垃圾悄悄席卷世界
在這其中,塑料垃圾尤其嚴重。如果不妥善收集和管理,塑料會污染和影響河道和生態系統,遺害成百上千年。
2016年,全世界產生塑料垃圾2.42億噸,占固體垃圾總量的12%。固體廢物管理對于構建可持續、健康、包容的城市和社區是一個關鍵要素,卻往往被忽視。高收入國家三分之一的垃圾通過循環利用和堆肥得到回收利用,而低收入國家垃圾回收利用率只有4%。
禁廢令的頒布:
2013 年,中國發起了“綠籬”行動,禁止進口不潔廢塑料和其他“有毒”垃圾;
2017 年 7 月《禁止洋垃圾入境推 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簡稱“禁廢令”)頒布后,我國禁止從海外進口廢塑料,我國廢塑料進口量斷崖式下降;
2019年中旬開始,進口廢塑料已經全面消失。
垃圾分類、兩網融合等政策的出臺,2018年我國塑料制品回收率和回收量顯著提高,分別為38%、1830 萬噸。根據《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的發展目標:到 2020 年國內塑料回收量達到2300萬噸。因此,垃圾分類資源化回收建立起一個高效的資源回收渠道是當前關鍵。
可回收物潛力無限
可回收物大部分垃圾來源于紙類,紙類,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是廢品界的奶牛,是流通率較高的“硬通貨”,也是造紙行業的重要支柱。
近年來,廢紙價格水漲船高,不加以分類回收,就等于把資源白白浪費掉。一噸廢紙可生產品質良好的再生紙850公斤,節省木材3立方米,同時節水100立方米,節省化工原料300公斤,節煤1.2噸,節電600度,按生產2萬噸辦公用再生紙計算,一年可節省木材6.6萬立方米,相當于保護52萬棵大樹,或者增加5200畝森林。我國廢紙資源十分豐富。有關數據表明,我國紙張消費量每年約3500萬噸,以廢棄1/3計算,每年可回收利用的廢紙達千萬噸以上。
做好垃圾分類資源化回收利用,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從源頭上做好垃圾分類減量,生活垃圾垃圾中大部分可回收物都是紙類和廢舊織物,這部分再生資源利用率極高,而不是把資源白白浪費掉進填埋場。
粵能分類模式,解決垃圾分類再生資源難題
粵能環保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可以解決垃圾分類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難的問題,把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系統當作一個系統來看,充分發揮各參與主體的協同作用。
智能垃圾回收箱可以更好地培養居民垃圾分類的環保意識,主動進行投放分類,大容量的內桶可以減少垃圾運收的次數,降低運營成本,結合了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識別之后,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能夠快速的讓用戶對垃圾進行分類。
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通過垃圾分類回收、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模式,促進了生活垃圾的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和社區環境的有效改善,通過垃圾分類實現資源回收利用,也提高了生活源頭垃圾的再生資源回收率和經濟效應。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智能垃圾分類“它”來了!淺談智能垃圾分類的作用和意義 2023-11-10
- 智能垃圾箱如何創新科技助力塑料回收 2023-10-31
- 粵能智能分類設備,有效促進綠色經濟發展 2023-12-21
- 《重慶市推進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實施方案》印發! 2024-01-17
- 粵能智能垃圾分類設備,環境保護的新衛士 2024-01-31
- 國務院關于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 2024-03-15
- 垃圾分類與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邁向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步驟 2023-12-29
- 智能垃圾箱優化城市垃圾管理的關鍵措施 2023-11-17
- 月圓人團圓,垃圾分類記心間 2024-09-14
- 廢物回收華麗變身,有效助力凈零排放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