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保護,垃圾分類在行動
2021年10月11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在中國昆明召開,大會的主題為“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COP15將是《公約》歷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會。它將確定2021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制定2021—203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展望205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愿景。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一階段會議(13日)通過《昆明宣言》。《宣言》承諾加快并加強制定、更新本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優化和建立有效的保護地體系;積極完善全球環境法律框架;增加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實施“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所需的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進一步加強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等現有多邊環境協定的合作與協調行動,以推動陸地、淡水和海洋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恢復。
為什么我們要保護生物多樣性呢?
如今,我們生活在城市里被“石屎森林”包圍著,對生物多樣性的了解非常有限,對其重要性知之甚少。大部分人都不太了解,在全世界800萬個物種中,有100萬個正因人類活動而遭受滅絕威脅,全球物種滅絕的平均速度已經大大高于1000萬年前。據科學家統計,每一小時就有一個物種永遠從地球上滅絕。“生物多樣性是生命,生物多樣性就是我們的生命”。簡單來說,如果沒有了生物多樣性,其實也就沒有了人類。
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非常重要,可見,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中國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崔書紅司長曾指出:自1970年以來,人類活動改變了75%的陸地表面,影響了66%的海洋環境,地球失去了1億公頃的熱帶森林和超過85%的濕地,25%的物種正在遭受滅絕威脅。生物多樣性深刻影響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但人類也前所未有地影響或改變了生物多樣性。全球有超過30億人的生計依賴于海洋和沿海的多種生物,超過16億人依靠森林和非木材林產品謀生。
說到生物多樣性保護,人們通常會想到對瀕危物種的保護。實際上,生物多樣性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人類活動的影響讓環境受到破壞,讓大部分物種面臨滅絕。在污染問題上,盡管全球趨勢不盡相同,但某些地區的空氣、水和土壤污染仍在繼續增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塑料污染。關注生物多樣性保護,垃圾分類在行動。
垃圾分類可以有效的減少占地、減少污染、變廢為寶。生活中有的垃圾不易降解、含有有毒物質。垃圾分類可以將這些垃圾去除,有效降低垃圾占地面積、減少污染帶來的危害。并且生活中30%~40%的垃圾都能回收利用,可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堆放的垃圾雖然不會被人們拿走,但是很多動物并不知道。廢棄的塑料被動物誤食后,還可能會造成動物的死亡,而垃圾分類可以減少污染帶來的危害。
保護生物多樣性,也是我們每一個人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不能對生物加以保護,我們人類將無處可逃。當下,我們每個人只能先做好垃圾分類,垃圾分類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垃圾分類可以有效的減少地球垃圾60%以上,減少地球污染,為地球上生活的其他生命提供空間,讓地球的各種生命體和諧共存。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垃圾不要亂扔,不然就大虧了 2022-03-24
- 海南省發布“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 2022-05-11
- 北京新出臺12項措施助力打造塑料污染治理典范 2023-01-27
- 廚余、園林垃圾、污泥堆肥注意!生態環境部最新標準來了! 2022-12-24
- 漲知識!垃圾分類還能保護珊瑚! 2022-12-08
- 做好這件事,只為守護它們 2022-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