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圍城”之痛,我們如何建立一道守護墻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問題日益突出。垃圾圍城成為全球趨勢,垃圾是城市化進程加快附屬物,城市不斷地擴大,人口不斷的增長,每年產生上億噸的垃圾。一邊是不斷增長的城市垃圾,一邊是無法忍受的垃圾惡臭,成為城市垃圾處理中的難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垃圾的產量每年以5%-8%的速度快速增長,垃圾占地量以平均每年4.8%的速度增長。經濟發展的同時正在遭遇“”之痛。
“垃圾圍城”日益嚴重,但我國目前的整體垃圾處理能力還遠遠不夠,各地垃圾處理設施也遠遠不足,垃圾不僅侵占了大量的土地,還導致土壤、水體、大氣受到了嚴重污染,目前為止仍然還有城市采用露天堆放,對環境已經造成嚴重破壞,“垃圾圍城”對身體健康的危害已經顯現。而在垃圾分類、垃圾清運、處理能力等方面,目前我國還存在著較大缺口。從垃圾源頭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工業廢物、垃圾、過度消費以及一次性用品導致的城市及等都是直接或間接的原因,在每年10多億噸的垃圾產量中,多少都有自己的“貢獻”。
困擾垃圾圍城現象有哪些難點
1. 垃圾處理設施能力的不足導致問題愈發凸顯,垃圾處理能力的增長遠遠不足于處理產生量的增長。
2. 垃圾分類剛開始起步,實際情況竟不如人意。
3. 垃圾分類推進五大難點:一是對垃圾分類的認識不一致,了解的并不清晰。二是沒有自覺形成垃圾分類。三是垃圾分類各部門之間配合度不夠。四是垃圾分類源頭減量未分揀清楚,導致垃圾分類后集中運輸到處置上資源化回收率并不高。五是垃圾分類未形成規范,需要大量的人力監管督促,一旦離開人力監管,垃圾分類難以進行。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鼓勵探索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互聯網、移動端APP等技術手段,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相關產業發展。
解決“垃圾圍城”之痛,我們需要做好垃圾分類并在此建立一道“守護墻”。
智能科技助力垃圾分類,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就是垃圾分類的一道“守護墻”。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的出現,不僅是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主,還為垃圾分類后續處理問題提供安全保障。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可以引導居民自主進行分類投放,促進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形成良好的習慣。加強生活垃圾分類源頭規范管理,為完善生活垃圾分類全過程監管提供了精準的數據支撐,實現了生活垃圾分類的全過程監管。
智能垃圾分類箱擁有觸屏操作、自動稱重、分類投放以及電子語音播報提示等功能,居民可以通過APP、手機掃碼、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多種方法進行無接觸開箱分類投放,投放后還可以獲得相對應的積分,積分可以去商城可兌換各種商品或者提現。
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可以確保垃圾分類準確投放,提高居民的參與率,大容量和各種分類的回收箱可以儲存更多的垃圾。同時,也是解決垃圾圍城,垃圾治理難題的主要手段,可以實現垃圾分類減量化,提高垃圾經濟高效處理;同時也是提高再生資源資源化收回率的可行路徑,是我們生活垃圾的一道“守護墻”。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山東威海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城鄉全覆蓋 2023-12-28
- 鹽田區 2024 年 11.8 垃圾減量日“換享市集” 主題宣傳活動 2024-11-06
- 因地制宜 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提質增效 2024-01-10
- 《開封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發布 5月1日起施行 2024-03-19
- 《淄博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將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2023-12-12
- 解讀 | 《保山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試行)》 2023-11-14
- 垃圾分類產業,環保之路的金鑰匙 2023-12-14
- 《漯河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將于2024年5月1日施行 2024-01-02
- 綠色行動:11類場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指引 2024-09-06
- 上海制定持續優化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工作方案 202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