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這個國家,自家垃圾不夠用, 每年還得進口!
我們在生活當中會產生很多的垃圾,一般來說,垃圾過多會讓人很煩惱,畢竟垃圾是沒有任何價值卻是破壞環境的東西。當全球很多國家在為“垃圾圍城”頭疼不已時,身處北歐的瑞典不僅實現了高達99%的資源回收和焚燒供能比率,甚至還出現了進口垃圾的“怪象”,將垃圾當成寶,他們用垃圾焚燒發電、生產沼氣、制作材料。那么瑞典在垃圾的分類、回收和處理上,都有哪些“秘訣”呢?
在我國垃圾主要分為四大類,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而在瑞典,垃圾分為十大類:不可燃垃圾,電池和燈泡,可焚燒化垃圾,有害垃圾,紙質包裝盒,大型垃圾,印刷品,玻璃包裝,金屬制品,食物殘渣。還有個別例外,飲料瓶不屬于塑料制品,以及細分小類,玻璃瓶分有色和無色兩類。
瑞典垃圾分類分的如此細,當地的人民是如何養成良好的習慣呢?是教育,兒童從學前教育階段就接受垃圾分類知識的灌輸,在專為移民和定居外國人開設的語言課程中也包含垃圾回收和處理系統的內容,在街頭放置專為游客提供的清晰易懂帶圖示的垃圾桶,居民每天分類垃圾成為一種習慣,已經不再是一件難事。當地居民說到,日常垃圾分類對我來說不算麻煩,每天垃圾分類多花5分鐘的時間,5分鐘時間對我們生活并不會造成困擾。
在垃圾處理方式上到底有何高招呢?
1.在瑞典,居民每年都要交垃圾處理費。費用以重量計,垃圾越少,費用越低;垃圾分類得越徹底,收費越便宜。混投的話,價格則要翻倍。
2.提高垃圾利用率,降低污染排放。瑞典是垃圾回收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據統計,歐盟平均每年需要處理的無法再利用的垃圾占總量的38%,而在瑞典這一數據僅為1%。換言之,該國的垃圾回收利用率高達99%,其中36%被回收使用,14%用作肥料,49%焚燒后轉變為能源。需要焚燒的垃圾總量只占焚燒廠處理能力的兩成左右。
3.為了增加垃圾能化效應,瑞典成為第一個進口垃圾的發達國家。既填補焚燒廠日常營運所需的經費缺口,同時為城市居民提供更過的廉價能源。為避免垃圾焚燒產生的PM2.5帶來的空氣污染,焚燒廠在燃燒產生的氣體中灌入冷卻水。通過凈化設備層層過濾廢氣,直至符合歐盟標準后再排入大氣。
4.對非傳統意義的垃圾同樣有特殊處理方式,落葉泥土砂石以及桔葉殘葉等需統一回收處理在作為花土進行售賣,春秋兩季便可看到居民們排到扔桔葉,買花土的景象。
垃圾是門好生意,高額投入的背后,也有龐大經濟利益的驅動。瑞典全國每年垃圾產量為四百萬噸,而僅有1%垃圾填埋處理,也就是說,99%的垃圾都得到了回收利用。他們心中的苦惱是:垃圾不夠用。雖然全國50%的垃圾都用來焚燒,但也僅僅占焚燒廠實際處理能力的兩成。大量的產能被閑置,瑞典人想法設法地從國外進口垃圾。在瑞典,4噸垃圾等于1噸燃油能源。在機器自動化的高效運轉下,一家12人的工廠,每年的盈利額高達550萬歐元。
如今,每個中國人都可能要面臨垃圾分類的艱難。面對而不知道怎么選,選粵能環保。粵能環保智能回收箱運轉穩定可靠,設備在全國60多個城市200多個項目中使用,市場占有率30%以上,提高居民參與度,幫助居民養成正確的垃圾分類習慣。
最近瀏覽:
相關新聞
- 智能垃圾分類:邁向可持續未來的創新之路 2024-10-14
- 垃圾分類:新時尚下的環保行動 2024-11-11
- 粵能環保:推動企業垃圾分類成功的引擎 2024-09-05
- 科技助力垃圾分類:構建綠色未來的智能解決方案 2024-10-22
- 高效實施臺風后的垃圾分類策略 2024-09-20
- 智能垃圾分類箱的未來發展與挑戰 2024-10-12
- 綠色行動:11類場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指引 2024-09-06
- 粵能垃圾分類箱,快速解決居民"手機危機" 2024-08-30
- 鹽田區 2024 年 11.8 垃圾減量日“換享市集” 主題宣傳活動 2024-11-06
- 智能垃圾分類:打造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