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垃圾觸目驚心,減塑撿塑任重道遠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報告《切斷根源:全世界如何終結,創造循環經濟》和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等單位研究報告《中國塑料污染治理理念與實踐》中的資料顯示,全球塑料產量從1950年的200萬噸提升至2022年的4.3億噸,其間全球累計生產超100億噸塑料,預計到2050年,全球塑料累計產量將增長到340億噸,年塑料廢棄物產生量約為3億噸。而且,全球每年生產的塑料制品中,超過2/3的產品生命周期較短,很快成為廢塑料。
世界各國紛紛采取措施治理白色污染,例如我國生態環境部制定了《廢塑料污染控制技術規范》 《快遞包裝廢物污染控制技術指南》,各地開展“無廢城市”建設中將塑料、農膜回收等治理措施作為重要內容,海南省出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規定推進全面“禁塑”等。雖然治理白色污染取得積極進展,但由于塑料制品短期內不可替代且使用量巨大,全球塑料污染形勢依然嚴峻,塑料污染問題還將長期成為全球焦點環境問題,解決塑料污染問題仍然任重道遠。
過去30年間,多達100萬個物種瀕臨滅絕。過去半個世紀,溫度的上升速度,創下2000年來的最高值。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可能比魚還多!然而,大部分塑料從未真正消失。相反,它會變成更小的顆粒被魚或其他動物吞食,最終回到人類的食物和飲用水中。
隨意丟棄的一次性塑料,不僅是一個大麻煩,而且污染危機,也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環境問題之一。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一份新報告顯示,如果立即采取行動,重新利用、回收塑料、調整做法、使用塑料以外的多樣化材料。到2040年,就可以將塑料污染減少80%!
為什么塑料垃圾如此之多?
塑料是重要的基礎材料,在我們的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中應用廣泛,消費者不在乎多花兩、三毛錢購買。塑料袋便宜方便,而其替代品吸引力不足,塑料袋裝完商品還可以裝垃圾。
當前城市廢塑料分類回收體系尚不健全,廢塑料分類回收難度大。我國有相對完善的生活垃圾清運體系,但是針對廢塑料的收集設施和網絡尚不夠健全,廢塑料回收利用規模化程度低,廢塑料特別是低品質的混合廢塑料回收比例不高。
另外,可降解塑料等替代品全面推廣應用進度緩慢。目前可降解塑料性能還達不到傳統塑料的水平,成本也比傳統塑料高,例如超市常見的可降解塑料袋,其價格比普通塑料袋高出不少,但質量與性能卻相對較差,導致市場接受程度不高。
粵能環保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可以標準的將垃圾分類,投放,儲運,從而把垃圾更好地轉變成為資源在可回收循壞。對可降解塑料進行單獨垃圾分類,同時在回收處理環節也相應規定要求,防止末端回收環節將可降解塑料與一般普通塑料混合回收和處理。有利于提高資源化回收率,緩解國內資源短缺的情況,提供穩定的原材料,減少資源的浪費。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通過垃圾分類回收、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模式,促進了生活垃圾的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和社區環境的有效改善,通過垃圾分類實現資源回收利用,也提高了生活源頭垃圾的再生資源回收率和經濟效應。
塑料是一種非常實用、方便的材料,但使用它需要付出巨大的環境代價。塑料回收的作用和意義十分重大。在當今日益惡化,各種資源日益缺乏的狀況下,塑料回收占有一席之地。我們應該學會在生活中節制使用塑料,比現在的使用量少得多得多,否則付出的代價可能很快就會超出我們的身體和地球的承受能力。
最近瀏覽:
相關新聞
- 智能垃圾分類箱的未來發展與挑戰 2024-10-12
- 科技助力垃圾分類:構建綠色未來的智能解決方案 2024-10-22
- 鹽田區 2024 年 11.8 垃圾減量日“換享市集” 主題宣傳活動 2024-11-06
- 智能垃圾分類:打造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2024-10-29
- 垃圾分類:新時尚下的環保行動 2024-11-11
- 高效實施臺風后的垃圾分類策略 2024-09-20
- 綠色行動:11類場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指引 2024-09-06
- 粵能垃圾分類箱,快速解決居民"手機危機" 2024-08-30
- 智能垃圾分類:邁向可持續未來的創新之路 2024-10-14
- 粵能環保:推動企業垃圾分類成功的引擎 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