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食物浪費情況有多嚴重?浪費超出你的想象
全球每年13億噸被丟棄
每年都有價值超過1萬億美元的13億噸糧食以損耗或告終,占全球糧食產量的三分之一。與此同時,仍有8.7億人在溫飽線上掙扎,三分之一兒童為營養不良所苦。據估算,我國每年餐桌浪費食物價值高達2000億元,數量相當于兩億畝耕地的產量。
世界糧食危機迫在眉睫
自2009年以來,干旱、高溫等極端天氣發生的概率就遠高于上世紀80、90年代,嚴重影響到了全球的糧食供給。在氣候變化與極端天氣影響下,全球糧食安全問題近年來日益凸顯,全球氣候變化引發的極端天氣,嚴重打擊農作物產量,推高糧食價格,而這對低收入國家與人群的影響尤其嚴重,甚至可能危及很多人的生存。
食物浪費加劇氣候變化
這些年全球碳排放問題日益嚴峻,氣溫升高的危害近在眼前。人類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的溫室氣體竟然有510億噸。那么,510億噸減下去有多難呢?假如簽訂《巴黎氣候變化協定》的190多個國家都兌現承諾,到2030年溫室氣體的年排放量會減少30-60億噸,大概也只是510億噸的10%而已!
但是,有一個常見的重要領域卻存在巨大的減排潛力,就是減少食物浪費——如果我們停止浪費食物,全球6%-8%的人造溫室氣體都會不復存在。浪費食物所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從1.3億噸上升到了5.3億噸,增幅超過300%。將來,浪費食物所導致的環境污染也許將“巨幅增長”,增幅甚至可能相當于每年排放25億噸的二氧化碳。到2050年,浪費食物將導致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總量增加10%。
助力“雙碳”目標,食物浪費與廚余垃圾的溫室氣體排放不容忽視
從前端食物浪費,到后端的廚余垃圾處理,都會產生資源消耗、環境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食物浪費不僅關乎糧食安全和資源浪費,也為應對氣候變化帶來巨大壓力。當食物被人們丟棄到成為廚余垃圾,其腐爛以及處理過程同樣將造成大量碳排放。在我國,由于垃圾分類的推廣仍不夠深入,餐廚垃圾(一般占生活垃圾總量的30%—50%)與其他垃圾混合處理,使垃圾的濕度高居不下,導致垃圾焚燒釋放出二惡英的風險驟增。你絕不僅僅只是浪費了糧食,還無意中成了破壞環境的幫兇。
目前,中國生活垃圾產生總量大約為5億噸,廚余垃圾約占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的一半。在當前中國廚余垃圾的處理方式中,我們扔掉的大約94%的食物最終會被垃圾填埋場或燃燒設施處理掉。
減少食物浪費,人人都能做到
1.避免過量囤積
囤積食物是我們的本能,但過量囤積勢必會導致浪費。如果你經常不小心買了過多的食物,不妨在采購前試著列一份清單。這樣既能避免沖動消費,買下你本來不需要的食物,也可以在下次采購前提醒自己,還有什么食物沒有吃完,不必重復購買。
2.妥善存儲食物
有時候我們買的食物數量并不多,但由于存儲的方式不對提前變質腐爛,只能被丟棄。
3.透明可視,先進先出
剩余的食材盡量保存在透明的碗或袋子里,這樣你就不會被忘記它們。定期整理冰箱和儲物柜,讓里面整潔有序,也可以幫助我們清楚地看到儲存的所有食物。把新買的食物放在靠后的地方,這樣之前購買的食物就不會永遠被壓箱底。如果食物的保質期本來就不長,更要放在更容易被看到和拿到的地方。
4.光盤行動
點菜時詢問分量的大小,確保自己能夠吃完整盤菜。
在“雙碳”背景下,構建餐廚垃圾資源化及碳減排合二為一的處理方式是十分必要的。讓廚余垃圾回歸土地,實現源頭減量,使寶貴資源得到重復利用,實現循環發展。做好垃圾分類,能夠減少碳排放量,讓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的意識,部分垃圾可以再次利用。
餐廚垃圾減量化,我們也能出一份力,從現在起,拒絕食物浪費,盡量做到不把其他垃圾跟餐廚垃圾混在一起,做好垃圾分類。每個人都能為實現“零浪費”貢獻一份力量,每個人都能為環保出一份力,青山綠水或許就不再是期待。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分析 | 垃圾分類與智慧城市建設之間的關系 2023-08-12
- 拒絕過度包裝,完善垃圾分類體系 2023-03-17
- 保衛地球環境,告別一次性用品 2021-10-30
- 拒絕過度包裝,完善再生資源和垃圾分類體系 2022-09-14
- 粵能智能分類設備,有效促進綠色經濟發展 2023-12-21
- 智慧垃圾分類 數字化賦能與精細化管理 2023-07-24
- 雙11即將到來,如何做好分類 2023-10-18
- 垃圾分類與鄉村振興,構建可持續的綠色鄉村 202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