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垃圾分類模式全國垃圾分類典型案例
垃圾總量提前實現負增長:通過源頭減量和分類投放,2019年至今,紹興市城鎮生活垃圾總量持續負增長,其中2020年城鎮生活垃圾總量增長達-5.17%;全市城鎮生活垃圾分類蓋率93.71%;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86.7%;回收利用率達47.42%;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二、處置能力走在浙江全省前列:
自2017年以來,投資44.85億元,先后建設了循環生態產業園等9個處置設施,新增處置能力5700噸/日。其中2017年建成1座,新增焚燒能力2250噸/日;2018年建成3座,新增餐廚垃圾處置能力500噸/日;2019年建成1座,新增餐垃圾處置能力300噸/日;2020年建成4座,新增焚燒能力2650噸/日,2020年,全市焚燒和餐廚處置能力達到7700噸/日,實現全市域“全燒,零填理”。
三、無害化工作處于浙江全省領先:
2019年紹興成為新標準執行后浙江全省首批3個處置廠(場)達到AAA級標準的地市,2020年在生態環境部每日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煙氣排放通報中,紹興成為浙江全省11個地市中達標排放工作成績最好的城市。
四、廢棄泥漿再生利用填補空白:
2000年5月,紹興率先發布第一個廢棄泥漿再生利用的地方技術規程《廢棄泥漿干化土在路基中應用技術指南(試行)》,提出了適用于穩定土路基的材料設備、設計、施工和質量檢驗等技術要求和全過程技術指導,進一步完善了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技術體系,填補了全國廢棄泥漿資源化利用行業標準缺失的空白。
五、資源化利用成效顯著:
2、建成了國內領先、省內第一個渣土資源化工廠項目,并開始量產,全年資源化利用渣土超15萬噸。
3、建成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固定式處置工廠,實現年無害化處置廢棄泥漿300萬方,資源化利用泥漿干化土100萬方。
4、引進園林廢棄物處置項目,運用碳化技術,實現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一、源頭減量和分類投放措施得當,自2019年開始垃圾總量連續負增長。
二、后端處理理念先進
1、采用黑水虻、沼氣發電處理廚余垃圾
2、廢棄泥漿變身路基材料資源化利用
3、裝修垃圾變身再生骨料和再生磚資源化利用
4、園林廢棄物碳化處置減排明顯
三、城區、農村同步開展垃圾分類,政府投入大。
最近瀏覽:
相關新聞
- 高效實施臺風后的垃圾分類策略 2024-09-20
- 綠色行動:11類場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指引 2024-09-06
- 粵能環保:推動企業垃圾分類成功的引擎 2024-09-05
- 垃圾分類:新時尚下的環保行動 2024-11-11
- 智能垃圾分類箱的未來發展與挑戰 2024-10-12
- 鹽田區 2024 年 11.8 垃圾減量日“換享市集” 主題宣傳活動 2024-11-06
- 科技助力垃圾分類:構建綠色未來的智能解決方案 2024-10-22
- 智能垃圾分類:邁向可持續未來的創新之路 2024-10-14
- 智能垃圾分類:打造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2024-10-29
- 粵能垃圾分類箱,快速解決居民"手機危機" 202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