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垃圾分類構建綠色鄉村的關鍵一步
在城市成效初顯的同時,鄉村地區也面臨著垃圾處理與環境保護的挑戰。鄉村地區的垃圾分類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復雜性,但同時也蘊含著巨大的機遇,可以為鄉村發展帶來新的動力。
根據《戰略規劃(2018-2022年)》,2016年,我國農村地區對生活垃圾進行處理的村約占比65%, 2020年達到90%,2022年,占比將大于90%。因此,在政策的推動下,2021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我國農村垃圾處理市場將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落實黨中央國務院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到,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整體提升村容村貌。穩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統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鼓勵有條件的村莊推進垃圾分類、源頭減量。
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整體提升村容村貌。穩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鞏固戶廁問題摸排整改成果,推動分類整改銷號。以中西部地區為重點,穩步推進條件適宜、技術模式成熟地區開展農村改廁。加強改廁標準編制,開展節水防凍等技術試點。統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推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與改廁有機銜接,促進糞污、有機廢棄物就近就地資源化利用。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鼓勵有條件的村莊推進垃圾分類、源頭減量。加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因地制宜探索集中處理、管網截污、分散處置、生態治污等技術模式。深入實施村莊清潔行動,引導農民開展庭院和村莊綠化美化。
鄉村地區居民對垃圾分類意識相對較低,因此需要通過廣泛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他們的認知水平。可以利用各種媒體渠道,開展宣傳活動,向鄉村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分類方法和分類后的處理方式,引導他們樹立綠色環保的意識,建立完善的垃圾分類設施。
鄉村地區由于基礎設施相對滯后,垃圾分類設施建設有待加強。政府可以制定相應的規劃方案,投資建設垃圾分類處理站和垃圾回收點,提供便捷的分類投放設施,同時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例如智能垃圾桶或傳感器等,以提高分類準確性和效率。推動農村經濟與垃圾資源化的有機結合。鄉村地區有著豐富的農業資源,可以充分利用垃圾資源化技術,將有機垃圾轉化為有機肥料,促進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政府可以鼓勵農民參與垃圾分類工作,并提供相應的技術培訓和扶持政策,幫助他們實現垃圾資源化的轉型。
加強監督管理和社區參與也是鄉村垃圾分類的關鍵一環。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監督機制,加大對鄉村地區垃圾分類工作的監管力度,確保垃圾分類政策的執行。同時,積極引導和組織社區居民參與垃圾分類活動,建立居民自治組織,共同管理和維護好垃圾分類設施,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智能垃圾箱在鄉村地區讓難以可回收的可回收物更好的回收,在垃圾分類方面也有利于引導居民養成正確分類習慣,減少污染,有效提高源頭垃圾分類質量。集中力量統一管理,通過監控實行24小時監督,AI代替督導員進行現場語音提醒,有效避免督導員不在場時的垃圾分類質量,節約人工成本。自動獲取違規證據,幫助監督和執法部門做到遠程監督,執法有據可依,形成長效化監管機制,通過宣傳,提醒,監督,教育,處罰,獎勵等多種方式,幫助居民正確養成正確的垃圾分類習慣。
智能垃圾回收房,引導居民正確的投放垃圾,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程一站式智能化運作,培養居民垃圾分類的環保意識,逐漸形成居民自主分類的良好風尚。提升鄉村環境,使農村更整潔環境更宜居,改變之前農村垃圾到處扔,隨手丟的情況。智能垃圾分類,有效的破解了鄉村垃圾分類分不好的難題。智能垃圾房通過加強宣傳教育、建立完善的垃圾分類設施、推動農村經濟與垃圾資源化的有機結合以及加強監督管理和社區參與,可以實現鄉村地區垃圾分類工作的順利推進,為鄉村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最近瀏覽:
相關新聞
- 鹽田區 2024 年 11.8 垃圾減量日“換享市集” 主題宣傳活動 2024-11-06
- 綠色行動:11類場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指引 2024-09-06
- 智能垃圾分類:打造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2024-10-29
- 粵能環保:推動企業垃圾分類成功的引擎 2024-09-05
- 垃圾分類:新時尚下的環保行動 2024-11-11
- 智能垃圾分類:邁向可持續未來的創新之路 2024-10-14
- 高效實施臺風后的垃圾分類策略 2024-09-20
- 粵能垃圾分類箱,快速解決居民"手機危機" 2024-08-30
- 智能垃圾分類箱的未來發展與挑戰 2024-10-12
- 科技助力垃圾分類:構建綠色未來的智能解決方案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