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回收源頭減量,垃圾分類助力循環之路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快遞業務量不斷增加,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了壓力。當前我國快遞包裝垃圾急速增長,且循環利用比例過低,成為生活垃圾的首要增量和環境污染的重要來源。數據顯示,快遞包裝如果能夠重復利用10次以上,可有效減少90%。快遞包裝亟待建立完善的循環利用產業鏈,構建綠色包裝企業、快遞企業、電商平臺、消費者、包裝回收企業有效銜接的新機制,完成一次快遞包裝領域的“”。
快遞業務量年復合增長率為13.4%,快遞業對紙箱需求量不斷的上漲,消費者網購使用后對紙類隨手丟進垃圾堆,使廢紙那以有效利用。如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好紙850公斤,節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產減少污染74%。按現在中國快遞行業年復增長率速度來算,快遞業碳排放量將超過3200萬噸,至2025年中國快遞包裝廢棄物產生量達2160萬噸,處理費用達30億元以上,填埋處置量超過100萬噸。
快遞包裝回收難面臨多重困境
快遞包裝垃圾增量大、回收率低、循環利用難已成為快遞包裝綠色治理的“卡脖子”難題,快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面臨四大瓶頸難以突破。真正將快遞包裝投放至回收點的人并不多,大多是選擇直接丟棄。雖然快遞驛站設置有快遞包裝回收點,并配備拆快遞所需的工具,以便人們將拆下的快遞包裝投放至回收點內,并對快遞包裝進行分類回收、循環利用。但實際上,這類網點的回收的效果并不理想,快遞驛站回收網點基本是“形同虛設”。
1. 減少包裝廢棄物:垃圾分類可以引導人們對快遞包裝進行減量化和可回收利用,從而減少包裝廢棄物的產生。
2. 提高回收利用率:通過垃圾分類,快遞包裝廢棄物中的可回收物品可以被有效回收利用,降低資源浪費,為快遞業提供更多的回收材料。
3. 優化物流運輸:垃圾分類可以對快遞站點周邊的生活垃圾進行分類處理,減少環境污染,改善物流運輸環境,提升服務質量。
快遞源頭如何減量
1. 引導包裝減量化:快遞企業應當推廣環保包裝材料,鼓勵消費者選擇可循環利用的包裝材料,并提供相應的獎勵措施。
2. 加強包裝回收:快遞企業可以設立回收箱和回收點,方便消費者將包裝廢棄物進行分類投放,同時與相關回收機構合作,增加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利用率。
3. 倡導綠色配送:快遞企業可以優化物流路線,減少車輛行駛里程,降低碳排放。同時,倡導使用電動車、共享運輸等綠色配送方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垃圾分類與快遞行業如何實現共贏
1. 提升快遞企業形象:積極參與垃圾分類行動,快遞企業能夠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增加品牌價值和消費者認可度。
2. 降低運營成本:通過垃圾分類減少包裝廢棄物的產生,能夠降低快遞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3. 推動環保產業發展:垃圾分類的實施需要相關的處理設施和技術支持,因此推動了環保產業的發展,為經濟增長提供新動力。
智能垃圾分類設備改變消費者傳統上門回收,儲存麻煩等難題,實現24小時無人服務。投放之前,廢紙箱盡量踩扁壓實,不要直接原狀投入,這樣節省回收箱儲存空間。將廢紙箱投進去相對應的投放口,設備通過自動秤重,測算出您投入廢紙的重量,通過市場價在計算出你個人所得到的,您的帳戶就可以獲得相對應的積分。積分可以去商城或者兌換機兌換物品,也可以現金提現,這樣既經濟發展又能使廢紙循壞利用。
智能垃圾箱的出現,讓快遞回收源頭減量助力循環之路 ,從后端廢塑料回收體系和再生環節出發,在前端回收的時候充分做好分類回收工作,能從根本上提升其循環利用的比例,減少廢紙類的產生量。不僅解決了快遞紙箱回收難的問題,同時因為大體積容量儲存也解決了無法回收的難題。智能垃圾箱讓前端分類越細致,后端處理越方便,可回收物越值錢。廢塑料有效回收利用的前提,就是可回收物的分類投放和分類收集。智能垃圾箱市場規模化回收和集中處理可以 有效解決快遞紙類回收箱難以回收或者拒收的難題。
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通過垃圾分類回收、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模式,促進了生活垃圾的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和社區環境的有效改善,通過垃圾分類實現資源回收利用,在快遞回收上實現源頭減量,助力循環之路。垃圾分類其實很簡單,跟上時代的腳步,學會垃圾分類,也趕一次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