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雙碳”打造“無廢城市”,這是重要途徑!
眾人拾柴火焰高,“無廢城市”建設的過程,離不開你我的共同參與。
垃圾分類就是實現雙碳目標和無廢城市重要途徑!
建設“”是探索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路徑之一。要堅持“4可原則”,即“可見”、“可減”、“可用”、“可消”。
“可見”指全過程監控,把所有廢物置于監管之下,徹底杜絕廢物無組織排放;
“可減”就是源頭減量,緩解環境壓力;
“可消”就是最大限度消除廢物末端處理的環境影響。
“無廢城市”的建設將是未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造福子孫后代的工程,更是一項全民共建共享的工作,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參與。
從垃圾分類、低碳出行、綠色消費、光盤行動開始,踐行這些具體的綠色生活方式,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在為“無廢城市”的建設添磚加瓦!
實行垃圾分類和“無廢城市”的建設都是在為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做最大的努力,包括實現雙碳目標,都是環環相扣、緊密聯系的,做好垃圾分類是目前勢在必行的。
現在垃圾的主要處理方法是焚燒和填埋。垃圾焚燒過程中會產生劇毒的二噁英氣體,污染大氣;垃圾填埋會產生毒性極強的滲瀝液,污染地下水源,而且會浪費大量的土地。而且由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對居住環境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焚燒廠和填埋場的新建項目越來越難得到周圍居民的認可,所以實行垃圾分類已經迫在眉捷。
那如何做到源頭減量,讓垃圾各回各家呢?
該如何讓資源都得到物盡其用呢?
智能垃圾分類桶讓垃圾回收變得更加便捷、簡單,是一個可持續的垃圾分類法。
未來,相信智能垃圾分類將廣泛運用于環境保護的工作中,智能垃圾分類能充分提高垃圾分類的效率,對未來城市可持續發展有著深遠意義;正確使用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可以提高可回收垃圾的再生率,有效減少了城市的負擔。居民們也可以逐漸提高環保意識,當居民因為智能垃圾分類桶改變投放習慣之后,相信實現全面智能垃圾分類指日可待,屆時,垃圾分類狀況必定會有著非常巨大的改善,我國的環境保護問題也能通過智能垃圾分類得到進一步緩解。
粵能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運用“+”等技術替代人工,通過智能化手段,對居民正確投放的垃圾進行自動稱重、自動計算積分、自動將積分返回居民賬戶、自動按不同檢索條件統計各類垃圾投放數據的一種回收系統。讓人人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來。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智能垃圾分類技術是創新可持續發展的協同路徑 2024-04-23
- 《許昌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政策解讀 2023-05-06
- 《武夷山市“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正式印發! 2023-10-02
- 科技賦能垃圾分類數據管理 2023-10-30
- 樂陵市“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實現城區完成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2023-08-07
- 中國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新模式獲“地球衛士獎” 2023-11-02
- 智能環保先鋒,垃圾分類的創新之路 2024-03-11
- 智能垃圾箱開門迎人、無異味的革命性創新 2023-09-11
- 數字化延伸智能垃圾分類為“無廢城市”賦予科技力量 2023-08-28
- 明年2月施行!樂山市發布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 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