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之礦泉水瓶的心聲
夏天到了,我們口渴就會買水喝。如果沒有自備水壺的情況,我們就會隨便去街邊買礦泉水,當把水喝完的時候,我們可能就把瓶子就扔掉了,也可能備著當做廢品賣。
曾在網上看過一則故事,講的是礦泉水瓶大家族的一次家庭聚會,故事里有個小家伙卻不太開心,他是這么說的,"你們好,我是一個來自中國的礦泉水瓶,我現在很煩惱。我在日本的親戚完成自己盛裝液體的使命后,會被主人簡單的水洗,剝去標簽,取掉瓶蓋,干干凈凈輕輕松松地躺進指定回收點;我在德國的小伙伴則會被及時地送回塑料瓶小窩,幫主人退回購買礦泉水時額外支付的費用;而我在比利時的網友則會被裝進我們塑料瓶家族特有的藍色家庭垃圾袋里實現回爐再造。而我就有點慘啦,經常會被隨手扔進垃圾桶大雜燴里,和臭臭的腐肉臟兮兮的紙巾待在一起,還不能發揮我再次利用的特異功能,真希望我的中國主人們能把我送到我可回收的家呀。"這個故事興許顯得有些幼稚,但是如果能讓大家體會到垃圾分類的有趣之處,目的也就達到了。
按照生活垃圾分類標準,礦泉水瓶屬于可回收物。因為礦泉水瓶是由塑料材料制成,廢塑料有回收利用價值,還符合可回收物標志,大家記得把喝完的礦泉水瓶丟到可回收物垃圾桶里。
要想成功地實現垃圾分類,公眾必須樹立科學的垃圾分類意識,這是垃圾分類的源頭和起點。垃圾分類比較成功的地方都非常注重對公眾的垃圾分類意識和習慣的培養和塑造。意識的產生不是憑空想象得來的,習慣的培養也從不是與生俱來的,所以要做好垃圾分類,前提得有垃圾分類的設施設備,其次在設備上應標注清楚各類垃圾的明細,這樣群眾也學會了辨別垃圾,粵能制造的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居民在投放垃圾后還可以獲取一定的積分,積分可以直接通過銀行提現或商場購物,使用了粵能智能垃圾分類設備的居民,優秀的使用體驗,讓垃圾分類成為一件快樂的事,習慣得以迅速培養起來,在智能監督和獎勵體制下可以很好地把垃圾分類生活長效保持。
粵能智能回收是指運用“物聯網+”等技術替代人工,通過智能化手段,對居民正確投放的垃圾進行自動稱重、自動、自動將積分返回居民賬戶、自動按不同檢索條件統計各類垃圾投放數據的一種回收系統。
垃圾要分類,粵能是必備。
最近瀏覽:
相關新聞
- 智能垃圾分類:打造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2024-10-29
- 粵能環保:推動企業垃圾分類成功的引擎 2024-09-05
- 智能垃圾分類:邁向可持續未來的創新之路 2024-10-14
- 科技助力垃圾分類:構建綠色未來的智能解決方案 2024-10-22
- 綠色行動:11類場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指引 2024-09-06
- 粵能垃圾分類箱,快速解決居民"手機危機" 2024-08-30
- 鹽田區 2024 年 11.8 垃圾減量日“換享市集” 主題宣傳活動 2024-11-06
- 智能垃圾分類箱的未來發展與挑戰 2024-10-12
- 垃圾分類:新時尚下的環保行動 2024-11-11
- 高效實施臺風后的垃圾分類策略 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