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循環經濟,垃圾分類有效推動資源循環利用
有多重要?因為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人類在這個地球上不是孤獨的,其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必定要與特定的資源發生直接或間接的聯系。離開了資源,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無從談起。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每個人都有義務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但在工業革命之后,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對環境也造成了巨大的污染,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傷害。資源的過度開發、污染物肆無忌憚地排放使環境受到了極大的創傷。在人類生產生活中,有約50%的垃圾是生物性有機物,約30%-40%是有可回收再利用價值的。我國每年廢棄的60多億只廢干電池中,含7萬多噸鋅、10萬噸二氧化錳,而這么巨大的浪費或許只是在不經意間就丟了幾十斤的鋼板,幾噸的煤,幾平方米的木材……
在我們身邊輕易溜走的資源到底有哪些:
隨手丟棄的報紙、本子、包裝紙。 回收利用1噸廢紙可再造700公斤好紙,可少砍伐樹齡為30年的樹木20棵,可比等量生產減少污染74%,節約造紙能源消耗40%-50%,而每張紙至少可以回收兩次。我國目前的廢紙回收率僅為20-30%,每年流失廢紙600萬噸,相當于浪費森林資源100~300萬畝。可回收物大部分垃圾來源于廢紙,資源的稀缺性導致廢紙價格水漲船高。回收回來的廢紙到底可以做些什么呢,可以制造再生紙。再生紙是以廢紙做原料,將其打碎、去色制漿經過多種工序加工生產出來的紙張, 其原料的 80%來源于回收的廢紙。雖然利用廢紙造紙的生產工藝相對于木材造 紙并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但卻可以減少的木材消耗最終實現碳減排。再生紙 已經廣泛應用于紙板和紙箱、包裝紙袋、衛生等生活用紙、新聞用紙、辦公文化 用紙的制造過程中。
所有的廢塑料、廢餐盒、食品袋、編織袋、軟包裝盒等,利用將廢塑料還原成汽油、柴油的技術都可以回煉為燃油;從1噸廢塑料中能夠生產出700-750公升無鉛汽油或柴油。許多廢塑料還可以還原為再生塑料,循環再生的次數可達十次。以廢餐盒為例,回收后可制成建筑裝修用優質強力膠;三只廢餐盒就可以做一把學生用的尺子,20個廢餐盒可以造出一個漂亮的文具筆筒。從塑料花盆到公園里的長凳,都可以用廢餐盒作為原料來生產。
廢玻璃回收再造,不僅可節約自然資源,還可減少大約32%的能量消耗,比如1噸廢玻璃回爐再制比利用新原料生產節約成本20%。回收一噸廢玻璃對環境和資源的好處是:可以節約石英砂720公斤、純堿250公斤、長石粉60公斤、煤炭10噸、電400度。
回收回來的廢金屬、廢塑料、廢輪胎、廢玻璃、廢紡織品等可以作為制造端再生產的原料。由于資源的稀缺性,回收利用是為減少資源不必要的浪費,尋求循環經濟可持續的發展。
收集是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前提和基礎,是發展循環經濟的突破口,具有社會、經濟、生態三方面的效益。粵能智能垃圾分類設備打破了傳統的回收方式,通過以有償兌換回收的方式接收居民投放的舊衣物、金屬、廢紙等垃圾,提高再生資源利用,為綠色生活貢獻一份力量。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方式有很多種,選擇正確的渠道就能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每個人也都能為保護環境做出一些貢獻。
粵能環保給用戶提供垃圾分類運營解決方案的同時,還利用SaaS系統平臺優勢打造社區生態,創建更多的產業服務,為垃圾分類運營企業提供更多的盈利模式,讓客戶財源不斷。粵能五新智慧平臺的“五新”理念打造了“物聯網+智慧分類平臺”運用于垃圾分類,形成了集垃圾分類宣傳、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監管全智能化的完整閉環,既有效調動了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又節省了政府在垃圾分類宣傳、監管等方面的投入成本。
最近瀏覽:
相關新聞
- 綠色行動:11類場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指引 2024-09-06
- 鹽田區 2024 年 11.8 垃圾減量日“換享市集” 主題宣傳活動 2024-11-06
- 粵能垃圾分類箱,快速解決居民"手機危機" 2024-08-30
- 智能垃圾分類:邁向可持續未來的創新之路 2024-10-14
- 科技助力垃圾分類:構建綠色未來的智能解決方案 2024-10-22
- 粵能環保:推動企業垃圾分類成功的引擎 2024-09-05
- 高效實施臺風后的垃圾分類策略 2024-09-20
- 垃圾分類:新時尚下的環保行動 2024-11-11
- 智能垃圾分類:打造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2024-10-29
- 智能垃圾分類箱的未來發展與挑戰 20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