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
隨著我國消費升級,各大城市餐飲行業的發展迅速,餐廚廢棄物也逐年遞增。我國餐廚垃圾中食物殘渣占比90.72%,骨類占比5.24%,廚余占比3.41%,紙類占比0.3%,塑料占比0.19%,織物占比0.12%,竹木占比0.02%。
隨著城市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餐廚垃圾中蛋白質、有機物的含量逐漸提升。從此種角度來看,逐漸衍生出資源性。如若采取焚燒處理方式將造成大量污染、處理則會破壞環境,隨著生態保護意識的增強,人們對綠色化餐廚垃圾處理技術尤為關注。
1、飼料化技術:餐廚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營養成分,其飼料化具有相當的優勢。目前主要有干式飼料及蛋白飼料2類飼料化技術。不過要注意的是在實際生產中,需要遵循CJJ184—2012《餐廚垃圾處理技術規范》中有關餐廚垃圾生產飼料的相關規范要求,才可以生產出合格的飼料。
2、好氧堆肥技術:好氧堆肥是指在有氧條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對堆積于地面或者專門發酵裝置中的有機質進行生物降解,最終形成穩定的高肥力腐殖質。餐廚垃圾中有機質含量高,營養元素全面,C∕N 較低,是微生物的良好營養物質,適于采用堆肥處理,目前主要有傳統好氧堆肥發酵技術、高溫好氧堆肥發酵技術兩種堆肥技術。
3、厭氧發酵技術:餐廚垃圾的厭氧發酵是指在無氧條件下,利用兼性微生物及厭氧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復雜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及無機物,在此過程中可產生甲烷和氫氣等能源物質。此外,利用厭氧發酵可獲得各種有機酸和醇類,如乙醇、乙酸、丁酸、葡萄糖糖化酶、乳酸等,從而實現對餐廚垃圾的減容減量及資源化利用。
在嚴格垃圾分類制度的大背景下,餐廚垃圾的資源化將會成為重點發展的方向,相關企業也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作為一種有效的手段,可以在垃圾分類后,變廢為寶、化害為利,從源頭上避免餐廚垃圾直接作為飼料進入食物鏈,有效解決餐廚垃圾作為生活垃圾填埋或焚燒造成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隨著國家對于環境重視力度的逐漸加大,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必定會成為熱門行業,帶來無數的機遇,但同樣也會面臨巨大的挑戰,因此,只有了解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才可以迎接挑戰,抓緊機遇,脫穎而出。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廈門垃圾分類工作連續五年領跑全國 2023-07-21
- 生活垃圾如稀缺金子,“資源化”環節為核心 2023-02-27
- 未來,環保市場的機會在這里 2023-02-28
- 垃圾分類與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邁向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步驟 2023-12-29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就《存量填埋設施治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公開征求意見 2023-02-04
- 畢節市餐廚垃圾管理條例發布 10月1日起施行! 2023-11-29
- 把錢花在刀刃上,有了它,垃圾分類后這個問題不用愁 2023-01-31
- 昆明將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全鏈條體系 2023-02-20
- 智能垃圾箱推動垃圾分類理念引領潮流 2023-03-02
- 重磅發文,補齊縣級垃圾焚燒設施短板,推動項目可持續運營 202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