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并不難,智能設備是必備!
的工作進行至現在,受到很多人的支持,當然也受到一部分人的不理解。
一是部分居民認為,垃圾分類給生活帶來了不便,以前在樓道里就有垃圾桶,不用走到樓下,而且不用分類,直接丟到垃圾桶里就可以了,開展了垃圾分類以后,一方面需要分好類做投放,還有定時定點的要求,不能亂投亂放;
二是因為居民對垃圾分類的不支持,小區物業因此也不配合,也對垃圾分類不理解;
三是各單位也覺得這是一件麻煩的事情,不予以配合、支持和理解;
四是學校也是垃圾分類的重點對象之一,因此有些學校也會覺得影響了課業。
因此,垃圾分類的道路實則坎坷,沒有順利進行。也因垃圾分類法律的不健全,很多人都不積極配合,雖然大家都知道:垃圾分類、人人有責。
2020年4月29日習主席簽署了第四十三號主席令《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在2021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明確了垃圾分類“”原則: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數據化”,如何知道垃圾分類有沒有減量化和資源化,那這個信息就一定是來源于數據的統計;生活垃圾分類堅持: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和簡便易行的原則。
2020年11月30日《關于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提出:第一,垃圾分類要因地制宜,城市、農村和城中村,都要根據當地的情況來制定相應的垃圾分類方案;第二,是強調源頭減量: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第三,是強調全民參與,沒有居民參與的垃圾分類都是偽分類;第四,強調制度保障,要求加快形成長效機制。有領導的重視和健全的法律,會使垃圾分類在前進的道路上事半功倍的。
那如何開展社區垃圾分類呢?
首先是要設置垃圾分類的容器,根據分類要求設置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容器,撤桶并點到集中投放點,設置好垃圾分類的宣傳欄、公示欄和指示欄,培訓和督導居民的分類知識,統計好垃圾分類的數據;然后是對收運車輛做到標識統一、顏色統一和車桶統一;最后是收運要求:鼓勵推行不分類不收運,嚴禁混收混運,如果有先分后混的情況,會下降居民對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導致垃圾分類的工作的推進困難。
智能化的垃圾分類設備是提高居民對垃圾分類工作的積極性的重要方式之一。
首先是簡單的操作步驟,方便居民投放使用;
其次是有償的積分形式,使居民積極參與;
最后積分可通過提現或商城消費簡單的方式來進行操作。
深圳市粵能環保科技公司自主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就能解決更多的垃圾分類工作的問題,粵能智能回收箱搭載手機 APP、智能 IC 卡、人臉識別等多種身份識別方式,是目前國內技術最全面、先進、最穩定的智能回收設備;多功能機器人能完成垃圾分類知識的宣傳、督導、培訓、現場問題解答、上門預約回收等功能,國內僅此一家,在同類產品屬首創。
最近瀏覽:
相關新聞
- 智能垃圾分類:打造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2024-10-29
- 鹽田區 2024 年 11.8 垃圾減量日“換享市集” 主題宣傳活動 2024-11-06
- 粵能垃圾分類箱,快速解決居民"手機危機" 2024-08-30
- 智能垃圾分類:邁向可持續未來的創新之路 2024-10-14
- 高效實施臺風后的垃圾分類策略 2024-09-20
- 科技助力垃圾分類:構建綠色未來的智能解決方案 2024-10-22
- 垃圾分類:新時尚下的環保行動 2024-11-11
- 綠色行動:11類場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指引 2024-09-06
- 智能垃圾分類箱的未來發展與挑戰 2024-10-12
- 粵能環保:推動企業垃圾分類成功的引擎 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