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委書記王東峰在石家莊市視察粵能智能垃圾分類運營情況 ——一個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垃圾分類模式
王東峰在石家莊市視察粵能智能情況
6月21日下午,河北省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率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在石家莊市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河北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河北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落實情況進行執法檢查。
在鹿泉區西部峰景小區,王東峰仔細察看垃圾投放點運轉情況,認真詢問粵能智能垃圾分類處理操作辦法和工作成效等運營情況。
鹿泉區日產生生活垃圾約366噸、年產約13.5萬噸。該區堅持以“打造全市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區”為目標,按照“立足五個突出、實現五個到位”的工作思路,用心用力抓好組織領導、政府主導、宣傳引導、樣板打造和創新攻堅”5個方面的工作。
2018年9月,鹿泉區緊緊圍繞國家住建部、石家莊市相關文件精神,積極探索多種垃圾分類運行模式,通過購買服務、政府監管的方式,采用粵能環保科技“互聯網+”智能垃圾分類模式,建立數字化云平臺,以激勵的方式鼓勵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培養居民由隨手“扔”變成隨手“分”的良好習慣,全區生活垃圾分類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已基本實現全覆蓋。137小區、114個公共機構(含29所學校)、40家企業(含12家商超、賓館)、5個試點村及2700個沿街門臉安裝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共安裝智能回收箱135組,此外,鄉(鎮、區)政府所在地均已按照“四個一”(黨政機關、學校、(醫院)衛生院、居民小區各一個)要求,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同時,積極推進全域農村垃圾分類工作,已選取8個鄉鎮14個村打造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被評為石家莊市農村垃圾分類試點區。
粵能環保智能垃圾分類試點項目主要通過“互聯網+”的模式,建立數字化云平臺,以APP終端數據處理,構建垃圾分類回收體系,配套建設智能回收網絡,在區域內完善分類和回收“兩網融合”工作體系。幾年來,探索出一條具有“鹿泉”特色的可復制、可持續、可推廣,且具有大數據化背景的垃圾分類模式。建立了一支高效監管團隊和一個良好的運營閉環體系,運營團隊(企業)有自我造血功能,執行一套立足高新科技,服務于社區實踐的運營模式。
粵能環保通過搭建四大平臺,優化產業服務。第一、搭建管理平臺。樹立平臺化思維,運用科技支撐,打造智能化設施,提升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積極性、主動性。第二、搭建合作平臺。居民通過垃圾分類平臺打通了上游供應鏈和下游居民客戶聯系,可以獲得積分,積分可以在線上或線下商場消費購物,粵能利用平臺打通了商戶與居民的通道,粵能通過給商戶引流獲得更多的收益,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第三、搭建宣傳平臺。把垃圾分類服務點與黨建引領智慧社區基層治理服務點相結合,宣傳垃圾分類方法的同時宣傳黨的政策、治國方針,實現上傳下達的通透,弘揚了正氣、社會功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新向尚。第四、搭建網絡平臺。將再生資源回收網及環衛網相結合,大大降低了環衛服務經營成本,同時提高了生活垃圾再生資源利用率,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和盈利能力。
鹿泉區建造了含有多項高新技術的五新智慧平臺,平臺采用了多種AI(人工智能)技術運用于垃圾分類項目,采用新一代的智能垃圾分類設備都具有AI語音對話,AI智能識別垃圾,AI遠程監控和電子督導員系統等新功能,進一步降低人員的投入和項目的綜合成本,增加了項目的可持續。
4月12日,家住鹿泉區西部峰景小區的居民王女士手里拎著盛有水果皮、菜葉子的垃圾袋,走到“垃圾分類智慧平臺”投放點,在廚余垃圾桶前,刷臉、倒垃圾、扔袋子,一系列動作嫻熟。王女士將手中的垃圾袋扔進廚余垃圾桶后,垃圾桶上方的屏幕顯示出數字87分。
這就是粵能的五新智慧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可以給居民投放垃圾的準確率打分。打分完成后形成一定的積分,直接累積到居民的卡上,積分可以兌換禮品或者提現。這種方式為居民形成良好的垃圾分類意識有一定的激勵和促進作用。
好的運營模式一定是可復制、可持續、可推廣的,粵能智慧垃圾分類系統創造了新時尚,開創了一種讓居民受益,企業獲利,政府投入更少的三方共盈模式。
在仔細了解小區垃圾分類運作情況后,王東峰書記指出,實行垃圾分類、無害化處理,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改善,關系節約使用資源,關系社會文明進步。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把垃圾分類工作作為重大民生實事,加快構建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長效機制。要聚焦黨政群機關、農村社區、學校、養老機構、餐飲場所等重點區域,完善投放、收集、運輸、處理、回收利用等關鍵環節,推動垃圾分類處理、資源利用、廢物處置無縫銜接。要強化法治保障和科技支撐,加快補齊垃圾收運和處理等基礎設施短板,大力發展綠色環保產業,不斷提高垃圾處理效率和環境管理水平。要不斷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倡導簡約適度和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充分調動全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形成濃厚社會氛圍。要強化組織領導,健全市、縣(市、區)、街道(鄉鎮)、社區(農村)四級聯動機制,嚴格督查檢查和考核問責,確保生活垃圾分類和無害化處理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新成效。
更多智慧五新平臺的資料請關注粵能環保官網
最近瀏覽:
相關新聞
- 粵能環保:推動企業垃圾分類成功的引擎 2024-09-05
- 科技助力垃圾分類:構建綠色未來的智能解決方案 2024-10-22
- 垃圾分類:新時尚下的環保行動 2024-11-11
- 高效實施臺風后的垃圾分類策略 2024-09-20
- 鹽田區 2024 年 11.8 垃圾減量日“換享市集” 主題宣傳活動 2024-11-06
- 綠色行動:11類場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指引 2024-09-06
- 智能垃圾分類箱的未來發展與挑戰 2024-10-12
- 粵能垃圾分類箱,快速解決居民"手機危機" 2024-08-30
- 智能垃圾分類:邁向可持續未來的創新之路 2024-10-14
- 智能垃圾分類:打造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