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細化19項措施 2025年底各市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系統
是關鍵小事,更是民生大事。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15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貫徹山東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實施意見》,明確到2025年底,各設區城市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其中,沿黃9市25縣(市、區)提前一年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系統。
《山東省生活垃圾》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但目前來看,山東省垃圾分類仍然存在分類投放質量不夠高、末端處理滯后等問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坦言,還需要進一步細化責任目標,完善配套措施。
根據《實施意見》,山東省明確到2022年底,濟南、青島、泰安3個重點城市進一步鞏固提升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其他設區城市居民小區基本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有效覆蓋;各試點縣(市、區)形成一批成熟的經驗模式;其他縣(市)至少有1個街道(鄉鎮)基本建成省級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到2025年底,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分類法規政策體系;各設區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居民普遍形成生活垃圾分類習慣;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0%左右;全省50%以上的縣(市、區)基本建成省級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
《實施意見》從推動源頭減量、健全分類設施體系、推進分類示范帶動、營造社會氛圍等4個方面,細化了19項具體措施。
針對垃圾源頭減量,《實施意見》明確,將推動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強化產品包裝物源頭減量;到2025年底全省所有賓館、酒店、民宿等場所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各設區城市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30%;積極開展“光盤行動”,推行綠色辦公,加大凈菜上市,推動已建和新建農貿市場廚余垃圾就地處理設施配套建設。
在分類設施建設方面,2022年底前,全省將新(改)建生活垃圾分類房(亭)1.1萬個以上,新增分類運輸車輛600輛以上,新(擴)建廚余垃圾處理廠6個,新(擴)建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廠3個。深入推進活垃圾分類體系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兩網融合”,建立完善有害垃圾定期分類收運體系。到2025年,全省廚余垃圾總處理能力達到1萬噸/日以上,2025年底前,全省所有中轉站或轉運站提升改造工作全面完成。
《實施意見》特別強調,要推進重點城市和試點縣(市、區)示范帶動,到2025年底全省50%以上的縣(市、區)基本建成省級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沿黃9市25縣(市、區)和南四湖、東平湖周邊4個區縣,要提前一年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系統。
最近瀏覽:
相關新聞
- 科技助力垃圾分類:構建綠色未來的智能解決方案 2024-10-22
- 智能垃圾分類:打造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2024-10-29
- 智能垃圾分類:邁向可持續未來的創新之路 2024-10-14
- 鹽田區 2024 年 11.8 垃圾減量日“換享市集” 主題宣傳活動 2024-11-06
- 垃圾分類:新時尚下的環保行動 2024-11-11
- 高效實施臺風后的垃圾分類策略 2024-09-20
- 智能垃圾分類箱的未來發展與挑戰 2024-10-12
- 綠色行動:11類場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指引 2024-09-06
- 粵能環保:推動企業垃圾分類成功的引擎 2024-09-05
- 粵能垃圾分類箱,快速解決居民"手機危機" 202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