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垃圾分類回收提供物聯網解決方案,粵能環保科技完成Pre-A輪融資
為垃圾分類回收提供物聯網解決方案,粵能環保科技完成Pre-A輪融資 |
全國垃圾分類市場規模預估有2000億元人民幣。 36氪獲悉,垃圾回收物聯網方案提供商「粵能環保科技」近日宣布獲得創業工場在2019年和2020年的兩次投資累計過千萬元人民幣。本輪資金將主要用于產品的研發升級和市場推廣。 粵能環保科技聚焦垃圾分類回收領域,主要為政府及企業提供智能垃圾分類硬件產品、垃圾分類大數據服務平臺、垃圾分類宣傳培訓服務、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產品與服務。2016以來,該公司承接了全國30多個城市和地區的100多個智能垃圾分類項目;直接運營了深圳、石家莊、威海等市的20余個智能垃圾分類運營項目。 2019年6月6日,住建部等9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明確到2020年,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到2025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一時間“垃圾分類”成為了全民熱議的話題。 粵能環保科技經過市場調研發現,垃圾分類這一細分市場存在以下痛點和需求:
為此,粵能環保科技一方面研發了相關的智能硬件產品,另一方面開發了與硬件相配合的軟件。 硬件方面,粵能的再生資源智能回收箱已迭代至第五代,搭載IC卡讀取、APP掃碼、人臉識別、聲音識別、圖像識別等技術。基于智能回收箱,居民可通過掃碼或者人臉識別的方式驗證身份,按類投遞垃圾后能獲得相應的積分。積分可用于手機提現、網購、線下禮品兌換機及消費終端上的兌換禮品和提現。 此外,粵能還開發了帶有宣傳功能的智能回收機器人,該機器人可直接與小區門禁、電梯、傳呼系統相連,為業主提供垃圾分類上門指導和回收服務。 與硬件配合,粵能開發了相應的軟件產品,包括面向普通用戶的綠色生活APP和針對企業、政府機構的垃圾分類大數據及商業服務平臺。通過綠色生活app,用戶可以驗證自己的身份、查看賬號內垃圾分類投遞的積分情況,還可以進行垃圾類別、垃圾分類相關政策查詢。同時,綠色生活APP還包含有垃圾分類知識學習工具、公共環衛是被查詢定位和導航工具等工具。目前,綠色生活APP用戶數超過50萬人。 垃圾分類大數據及商業服務平臺則是智能回收箱、回收機器人等終端設備采集到信息的最終匯集、處理、展示的云端系統。平臺系統可以顯示智能設備分布、APP總用戶數、可再利用資源回收量等,可以對居民投放進行實時監控,監控回收箱狀態滿溢即報警,同時,平臺還可以分析提取歷史數據,生成統計圖表。另外,針對可回收垃圾的運輸處理平臺也有相關的記錄,可以提供車輛收運、運輸軌跡、各類垃圾的最終流向等狀況。 市場策略方面,粵能CEO羅惠軍告訴36氪,目前有To G和To B兩個方向。對于政府,粵能能提供完整的垃圾分類回收運營全套解決方案,包括智能回收箱等一系列硬件、物聯網平臺、以及線下人員實地宣傳、監督服務。企業端則是以提供物聯網垃圾分類回收軟硬件為主,同時也向企業提供全套解決方案,尤其作為代理向政府或其他終端客戶提供服務。 提及核心競爭力,羅惠軍認為,粵能主要依靠自身在行業的先發優勢和技術優勢建構壁壘。早在2015年,公司就開始布局垃圾分類相關方案及智能產品的研發工作,積累了豐富的運營經驗和行業客戶資源。據悉,公司主要服務于政府部門、上市公司及大型環衛服務企業,如中聯重科、徐工集團、啟迪環境等都是公司的戰略合作單位。在技術方面,粵能環保科技在智能回收設備系列產品和系統平臺領域申請了軟件著作權和百余件zhuanli,包括發明zhuanli、實用新型zhuanli及外觀zhuanli。 羅惠軍告訴36氪,“2020年的頭兩個月,盡管遭遇疫情突襲,粵能環保科技已拿下近2億元的訂單,這意味著公司有較強的市場競爭、拓展能力及抗風險能力”。 根據東方證券研究所對上海模式下全國垃圾分類市場規模測算,該市場體量接近2000億元人民幣。其中,垃圾收轉車、中轉站及相應預處理設備和垃圾分類服務的市場空間有望達到442億元。 |
最近瀏覽:
相關新聞
- 粵能環保:垃圾分類方案的定制專家 2024-08-12
- 智能引領,垃圾分類的科技革新 2024-07-05
- 智能垃圾分類:打造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2024-10-29
- get一下,亦適合校園使用的學校粵能智能垃圾分類箱 2022-04-28
- 粵能環保:推動企業垃圾分類成功的引擎 2024-09-05
- 織物回收:環保與經濟的雙贏之策 2024-06-28
- 智能垃圾分類箱的未來發展與挑戰 2024-10-12
- 攜手共進,迎接新春——粵能環保致廣大客戶的新春祝福與感謝信 2024-02-02
- 環保科技賦能,粵能環保創新垃圾分類解決方案 2024-07-26
- 請查收 | 粵能環保關于春節的放假通知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