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垃圾才應該進入可回收垃圾桶
如何進行垃圾分類
很多人感覺垃圾分類非常復雜,其實主要在于對可回收垃圾的鑒別上,而且,這種鑒別能力不一定隨著知識的增加而增加,反而,可能知識越多,越容易糾結。
我有一個朋友,是化學碩士,他就經常搞不清楚哪些東西是可回收的而哪些不是。按他的說法,在化學家眼里,很少有東西是不可回收的,不論是塑料、金屬、紡織品、紙制品、電池、甚至是食物殘雜都是有辦法回收再利用的,但是可回收垃圾桶并不一定接受這所有的東西。
從學術角度去鑒別垃圾是否可回收,往往就會陷入和我朋友一樣的誤區。其實,對于可回收垃圾的標準,如果以市場的眼光去看,就容易多了。
在我們周圍,有一群人是對垃圾分類最了解的——他們最清楚,泡沫能不能回收,什么樣包裝盒能賣錢,易拉罐是鐵的還是鋁的……這些人,叫做拾荒者。
據調查,中國有600萬拾荒者,我們的國家沒有強制推行垃圾分類制度,但目前也沒有因為垃圾帶來過大的環境問題,他們可謂居功至偉——因為我們隨手丟掉的飲料瓶、牛奶盒,多半是被他們撿走了。
你看,600萬沒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能掌握的知識,學起來一定不會太難吧。下面,我就教大家一個簡單的垃圾分類的竅門,不需要去死記硬背垃圾桶上的分類,只要弄清原理,一學就會。
大部分商品的外包裝(塑料、紙、玻璃、金屬);衣服;電子產品。
或者換種理解方式,你丟掉之后會被拾荒者撿走的垃圾,基本就是可回收的了。
重申一遍,理論上講,大部分垃圾經過處理都能回收,所以千萬不要杠,這些東西,就包括了一般意義上老百姓能理解的可回收了。
有害垃圾含汞等重金屬的垃圾(電池、水銀溫度計等);有毒物品(藥品、油漆桶、殺蟲劑等)
濕垃圾固態的有機物(剩飯剩菜、花草樹葉等)
需要注意,骨頭、貝殼等也是食物殘余,但它們主要由無機物構成。另外,液體的有機物,比如沒喝完的牛奶,要倒到馬桶,不要扔進垃圾箱。
干垃圾除前三種之外,或者其他分辨不清的垃圾。常見的如:衛生紙、尿不濕、陶瓷罐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