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羅講分類|投資者和打工人的“億”點點區別
從前有個以收破爛為生的人
偶然的一天他突發奇想:收一個易拉罐,才賺幾分錢。如果將易拉罐熔化,再作為金屬材料賣出去,是否可以多賣些錢?
于是他把一個空罐剪碎,裝在自行車的鈴蓋里,熔化成一塊指甲大小的銀灰色,然后花了600元在本市有色金屬研究所做了化驗。
化驗結果出來后他大吃一驚,原來這是一種很貴重的鋁鎂合金!
當時鋁錠價格在市場中定價不低,每噸的價格普遍在14000元至18000元之間,每個空易拉罐重18.5克,54000個就是一噸。這樣算下來,賣易拉罐熔化后的 材料竟然要比直接賣多賺六七倍的價錢。
他決定回收易拉罐進行熔煉,從收易拉罐到煉易拉罐,一念之間,不僅改變了他所做工作的性質,他的人生也因此走上另外一條軌跡。
投資者和打工者的區別
為了可以多收一些易拉罐,他把回收價格從原先的每個幾分錢提高到每個一角四分。果然一周以后他回收了13萬多個易拉罐,足足二噸半,隨即他立刻辦了一個金屬再生加工廠。一年內,加工廠用空易拉罐煉出了240多噸鋁錠,短短3年內,賺了270萬元。他從原本一個平平無奇的“收荒匠”一躍而成為企業家,成了百萬富翁。
一個收破爛的人,能夠想到的不僅只限于“收”,并且不同尋常的是他還有改造收到的廢品的想法,并且在改造之后還能夠送到科研機構去化驗,就更加獨具專業的眼光和前瞻性的思維。至于600元的化驗費,我們可能不了解這些錢需要收荒者收多少個易拉罐才可以賺得回來,但我們可以斷定的是一般的收荒匠是絕對不舍得的,也許這也印證了投資者和打工者的區別。
不懂創新的企業遲早“出局”
雖然是個收荒匠,卻少有窮人的心態,敢想敢做,而且有一套巧妙的辦法,這種人,他會永遠是窮人嗎?窮人有窮人的希望,窮人也有窮人的優勢。窮人所有的,也許正是富人所缺的。俗話說富人富不過三代,窮人也窮不過三代,世界總是在不斷地運動中尋求著平衡。所以,即使是窮人也不能放棄希望,并且窮人不能停止思考,窮人更要知道窮的原因,更要找到屬于自己的路。
疫情肆虐的2020年初,粵能環保的工程師們在疫情爆發后了解到口罩回收的難題后,毅然放棄了自己的假期,加班加點研發出國內首款智能口罩回收箱,一經推出,便供不應求。
在新冠病毒橫行的數月里,大家都在嘗試用著新思維去研究新的盈利方法,而不是沿著原有思維去按部就班。垃圾分類運營企業亦是如此,如果還是保持現有的模式,拘泥于表面宣傳,繼續采用不實用的智能回收箱,最后的結局就只有被行業淘汰出局!
最近瀏覽:
相關新聞
- 你知道全球各地垃圾分類的那些事 2022-03-09
- 和智能回收箱一起保護環境 2019-07-05
- 已正式實施 | T 18455-2022《包裝回收標志》國家標準更新 2023-02-03
- 廢電池的危害及回收廢電池的意義 202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