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全球各地垃圾分類的那些事
地球作為人類的家園,承載著我們的一切,也包括我們制造的垃圾。為了不讓地球超負荷工作,也為了保護我們的生存家園,垃圾分類刻不容緩。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天跟大家一起了解下其他國家如何將垃圾進行分類。
1、對于日本的垃圾分類,曾經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的檀有志博士深有感觸。用他的話來說,那就是“規矩多如牛毛,對居民近乎苛刻”。日本的垃圾分類非常細,除了一般的生活垃圾分為可燃和不可燃垃圾外,資源性垃圾還具體分為干凈的塑料、紙張、舊報紙雜志、舊衣服、塑料飲料瓶、聽裝飲料瓶、玻璃飲料瓶等等。除此之外,更換電視、冰箱和洗衣機還必須和專門的電器店或者收購商聯系,并要支付一定的處理費用。大件的垃圾一年只能扔4件,超過的話,要付錢。
2、扔垃圾要交錢,在韓國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韓國從1995年1月1日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垃圾計量收費制度,要求城市居民必須購買指定的垃圾袋處置生活垃圾。目的是為了讓人們為自己所投放的生活垃圾付費,從而自覺地減少垃圾的排放,并盡可能地將垃圾進行分類回收。
3、在瑞典,多數民眾都養成了垃圾分類的習慣,他們會把報紙、、、玻璃、電子設備、燈泡和電池都細致地區分開,也會把廚余垃圾如蔬菜、肉、雞蛋殼等按類型區分,而社區內的垃圾桶往往有八九種之多。這使得這些垃圾最終進入不同的循環途徑,變成新的物質,而真正進入垃圾焚燒廠的,只是一些實在沒法回收利用的干性垃圾。
4、德國是世界上最早實行垃圾分類的國家之一。據統計,每年能將大約70%的垃圾廢物回收利用,德國不僅前端進行分類回收,后端也有完善的分類處理系統。據統計,德國共有15586座垃圾處理設施,其中包括1049個垃圾分選廠、167個焚燒廠、705個垃圾能源發電廠、58個機械-生物處理廠(MBT廠)、2462個生物處理廠,2172個建筑垃圾處理廠。
目前,我國不同城市推行的垃圾處理方法也將不同,根據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的去設置,例如北京市推行垃圾分類試點社區、上海推行用回收物換禮品的獎勵機制、深圳明確了分類技術標準、杭州垃圾分類實名制等。而辦法實施得再多,其根源還是在我們自己,只有當國人的環保意識進一步的提升,才能達到環保的真正目的。
最近瀏覽:
相關新聞
- 沈陽市積極推動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 2023-09-28
- 智能讓垃圾箱變身“環保衛士”解決“白色污染” 2023-11-21
- 獨特的蟲子居然是塑料垃圾的“天敵” 2023-07-09
- 塑料垃圾回收:構建可持續環境的關鍵步驟 2024-07-29
- 塑料污染危害有多大,你了解嗎? 2023-11-04
- 垃圾堆的塑料被回收后,做成啥了? 2023-09-13
- 塑料污染治理“再下一城” 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加速搭建 2023-07-25
- 塑料垃圾是寶藏?垃圾分類回收再生新策略! 2024-04-19
- 減少海洋塑料污染需全球行動 2023-11-03
- 重磅!日本研究證實云層中存在微塑料 202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