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碳足跡并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貢獻,有啥新招
問題導致的生態系統發生連鎖反應,成為人類必須要面臨的挑戰。目前,生態系統的修復能力已經無法對沖退化速度,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導致其結構和功能嚴重失調,這將成為地球持續發展的最大,減少碳足跡并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貢獻是非常必要的。
什么是碳足跡
1896年,化學家進行了一些計算并發現了一些令人驚訝的事情。意識到人類活動產生的碳排放量之大足以有一天通過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溫上升。但直到大約一百年后,我們才意識到碳足跡,并開始著手嘗試減少它們。盡管它被稱為碳足跡,碳足跡實際上是對個人或企業活動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的總測量。它表示為二氧化碳當量,以重量衡量。還可以為產品、服務、商業活動和個人提供碳足跡——幾乎所有存在的事物和每一個行動都會產生二氧化碳排放,包括香蕉(每個 80克)、電子郵件(每個 4克)和火化(80公斤)。碳足跡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清晰的通用指標來進行比較和對比,可以幫助我們確定可以從哪里開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碳足跡的功用
碳足跡是用來對抗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工具。很多人提出,消滅碳足跡這個意識是錯誤的!我們可以盡可能的減少碳足跡,卻不能消滅碳足跡,因為碳的存在,它也是資源!參與碳足跡,它讓個人和組織能夠評估自己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也能幫助他們了解自己在哪些地方排放了溫室氣體。以便于我們去應對,這對于在未來減少排放極為重要。碳足跡也為評估未來的減排狀況設定了一個基線,也是確定未來可在哪些地方采用何種方式減少排放的一個重要工具。
碳足跡可用來引導綠色低碳行為
碳足跡與個人生活息息相關,反映人的能源意識、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因此能通過改變消費習慣和行為方式,引導綠色低碳消費。碳足跡影響產業鏈、供應鏈碳足跡的計算涉及原料采購、物流運輸、生產加工、包裝、倉儲、廢物回收等上下游環節,從而體現產業鏈、供應鏈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計算碳足跡、發展碳標簽作為公眾易接受的氣候信息披露方式,更好地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當前,碳標簽正從公益性標識向產品全球綠色通行證轉變。
目前來看,碳減排仍然是當前最關鍵階段,垃圾分類在源頭上真正意義上實現碳減排。智能垃圾分類是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方式的改革,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人們面對日益增長的垃圾產量和環境狀況惡化的局面,通過垃圾分類管理,最大限度地實現垃圾資源利用,減少垃圾處置量,改善生存環境質量,在源頭上實現碳減排。
減少碳足跡應對氣候變化,垃圾分類是極其重要的。智能垃圾回收箱是未來發展的支點。傳統垃圾分類回收工作成本高、分類回收工作程序繁瑣、垃圾分類設施參差不齊。智能垃圾回收箱帶有平臺操作系統,24小時實施無人監控到每個小區、每戶居民的垃圾分類投放情況。可以更好的統計每戶居民投放的垃圾量,出現問題可以及時改進,通過大數據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垃圾分類回收體系。智能垃圾箱自帶有垃圾分類宣傳海報等信息,都設有玻璃,金屬,塑料,紙類等回收分類桶,避免垃圾混合誤投誤放現象。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智能垃圾分類能否成為能否成為氣候變化的“錦囊妙計” 2022-11-28
- 應對氣候變化,垃圾分類才是有力武器 2021-11-16
- 粵能科技助力垃圾分類綠色轉型,實現“雙碳”目標 2023-08-23
- 湯加火山噴發時猶如“世界末日”,人類應該從氣候變化異常中吸取教訓 2022-01-27
- 世貿組織會議推動合作應對塑料污染 2023-06-02
- 垃圾處理系統優化與智能垃圾分類的碳減排之路 2024-02-18
- 關注世界水資源狀況,保護水資源 2022-12-30
- 氣候變化通過無人值守的智能垃圾桶來解決 2022-03-17
- 氣候變化與垃圾分類,構建可持續未來的雙重挑戰 2023-12-11
- 能緩解氣候變化是我們常關心的這件“小事” 202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