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城鎮評審辦法及標準出爐,“定時定點”投放成趨勢
12月17日,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全國愛衛會)發布《關于印發《國家衛生城鎮評審管理方法》和《國家和國家衛生縣標準》《國家衛生鄉鎮標準》的通知》,進一步完善國家衛生城鎮標準,提高國家衛生城鎮創建管理水平,鼓勵推進全域創建,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管理辦法和標準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在《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衛生縣標準》中,對市容環境衛生垃圾分類方面有以下要求:
垃圾桶(箱)等垃圾分類收集容器配置齊全,分類標志統一規范,滿足當地垃圾分類要求。無亂搭亂建、亂堆亂擺、亂停亂放、亂貼亂畫、亂扔亂倒等現象,無衛生死角,基本消除易澇積水點。
生活垃圾轉運站等環衛設施、再生資源回收基礎設施符合相關標準要求,數量充足,布局合理,管理規范。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體系和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完善,生活垃圾、糞便分類收集運輸容器、車輛等設備設施實現密閉化、規范化,生活垃圾、糞便及時清運。
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因地制宜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有效覆蓋。加強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建有港口的城市,應建立完善船舶污染物“船—港—城”“收集—接收—轉運—處置”銜接和協作制度。
社區和單位建有衛生管理組織和相關制度,衛生狀況良好,環衛設施完善,推行垃圾分類,垃圾及時清運,公共廁所符合衛生要求。城鄉結合部建有配套生活污水處理、排放設施和充足的垃圾收集站(點)、再生資源回收站(點)、公共廁所等設施;衛生清掃保潔及時,日常管理規范,垃圾及時清運。
在《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衛生縣數據評價指標》中,針對城市創衛工作做出了明確指示。
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衛生縣數據評價指標表(部分)
在《國家衛生鄉鎮標準》中,對市容環境衛生垃圾分類方面有以下要求:
垃圾桶(箱)等垃圾分類收集容器配置齊全,分類標志統一規范,滿足當地垃圾分類要求。亂搭亂建、亂堆亂擺、亂停亂放、亂貼亂畫、亂扔亂倒等現象,無衛生死角,基本消除易澇積水點。
生活垃圾轉運站等環衛設施、再生資源回收基礎設施符合相關標準要求,數量充足,布局合理,管理規范。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體系和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完善,生活垃圾、糞便分類收集運輸容器、車輛等設備設施實現密閉化、規范化,生活垃圾、糞便及時清運。
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因地制宜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提高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加強鄉鎮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和無害化處理。
社區、村和單位建有衛生管理組織和相關制度,衛生狀況良好,環衛設施完善,推行垃圾分類,垃圾及時清運,公共廁所符合衛生要求;道路平坦,綠化美化,無亂搭亂建、亂堆亂擺、亂停亂放、亂貼亂畫、亂扔亂倒現象。鎮轄村建有配套生活污水處理、排放設施和充足的垃圾收集站(點)、再生資源回收站(點)、公共廁所等設施,衛生清掃保潔及時,日常管理規范,垃圾及時清運,普及衛生戶廁。
在《國家衛生鄉鎮數據評價指標》中,針對鄉鎮創衛工作做出了明確指示。
國家衛生鄉鎮數據評價指標(部分)
在“創衛”的工作下,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的建設,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成趨勢。垃圾分類為什么要“定時定點”投放呢?
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有利于提高垃圾收運效率、減少垃圾點、避免垃圾亂倒二次污染問題;有利于形成有效宣傳,督導垃圾分類,養成分類習慣;有利于推動建立科學分類、定時投放、集中收運的長效管理體制。生活垃圾的定時定點投放是相對于一直以來不受時間限制的垃圾投放行為而作出的一種約束,并引導、激勵、監督市民廣為遵守的一種集約化、精細化生活垃圾管理辦法。定時定點能更好的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互聯網+智慧監管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
粵能環保智能回收箱,主要分類別收集紙類、玻璃、金屬、塑料、塑料瓶等常見的可回收資源。其利用物聯網+互聯網融合技術,實現垃圾投放的有源可溯。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是按照正確的規范對垃圾進行分類投進、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對居民普及垃圾分類常識也十分有幫助。跟傳統“定時定點”投放相比較,極大的提高了生活垃圾在收集過程中的資源回收利用率,從前端分類到末端收運全覆蓋,高質量保障垃圾全程分類。通過人工智能、物聯網平臺,以及大數據云計算,對垃圾分類進行系統化的管理。
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既有完備的功能,又能讓垃圾分類運營商容易管理,既讓用戶的垃圾分類行為易于操作,又貼合垃圾分類的實際運營需要,具備基本資料、垃圾分類數據、商城運營、設備管理、收運管理、新聞資訊等多個板塊。涉及宣傳、分類、督導、消費、收運、管理、統計等功能,相互結合下,將垃圾分類運營完整閉環。另外智能回收箱擁有人臉識別技術,內置稱重系統,后臺實時監測桶內垃圾重量,滿載自動停用設備并自動發送清運信息給收運單位及時清運,用戶識別系統可追溯到用戶的投放數據,方便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