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垃圾桶讓垃圾都有自己的“家”
垃圾分類,就是將垃圾按照其回收價值的不同和對環境的污染程度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幾類,放到小區垃圾桶中有利于垃圾的回收利用與處理。小區垃圾桶有三種分類,分別是有害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是會對自然環境造成危害的,包括:廢電池、廢熒光燈管、水銀溫度計、廢油漆、過期藥品等;不可回收垃圾是指在自然環境中很容易就能分解的垃圾包括:果皮、菜皮、剩菜剩飯等;可回收垃圾是可以重新利用的廢棄材料,包括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玻璃、廢布料等。而這些不同種類的垃圾不可以隨便亂扔,它們都有固定的“家”,有害垃圾是小區垃圾桶紅桶;不可回收垃圾是小區垃圾桶黃桶;可回收垃圾是小區垃圾桶藍桶。
垃圾分類可以使更多的垃圾成為資源,充分再利用,對環境有很大的幫助。第一,垃圾分類可以將同類垃圾分到一起,便于處理。第二,垃圾分類可以減少占地,可以避免可回收垃圾被污染。第三,垃圾分類,可以減少垃圾處理量,減少處理設備,降低處理成本。據有關數據顯示,中國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達40億個,方便面碗5—7億個,一次性筷子數十億雙,這些占生活垃圾的8—15%。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噸廢紙,可免于砍伐用于生產1200噸紙的林木。一噸易拉罐熔化后能結成一噸很好的鋁塊,可少采20噸鋁礦,部分垃圾燃燒后還可以供暖。
在很多國家,老百姓的垃圾分類已經做得非常好了。日本的垃圾分類劃分細致,小至兩三歲的小孩,大到七、八十的老人都會自覺地垃圾分類,這是與從小的教育、社會的宣傳以及嚴格的懲罰監管制度是分不開的。
目前,中國對垃圾分類的宣傳還不是很廣泛,許多地方沒有垃圾分類的標志或小區垃圾桶。垃圾分類沒有形成習慣和懲罰監管制度。許多人也不知道垃圾如何分類,更不知道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垃圾的隨便亂放卻給后期的垃圾處理工作帶來巨大的麻煩。可是沒有垃圾分類的人并沒有因此而受到懲罰或警告。
在這樣一個不知道垃圾分類重要性的大環境中。我們身為中學生能做些什么呢?我覺得在家中我們可以放置三個小區垃圾桶:1、廚余垃圾;2、可回收垃圾;3、不可回收垃圾。像電池等的有害垃圾我們可以放一個小袋子在掃把上,里面放入廢舊電池,定期放入統一的有害垃圾回收箱。而塑料瓶我們應將其封面撕掉做一次清洗再放入小區垃圾桶中。在班級我們應該準備一個垃圾回收箱。我們可將可回收垃圾賣到學校的垃圾回收處,賺到的錢作為班費。
同學們,一個小行為能給地球媽媽帶來更小的影響,能讓我們在一個更好的環境中成長!為什么我們不行動起來呢?少年強則中國強,讓我們行動起來,一起來進行垃圾分類吧!
最近瀏覽:
相關新聞
- 科技助力垃圾分類:構建綠色未來的智能解決方案 2024-10-22
- 鹽田區 2024 年 11.8 垃圾減量日“換享市集” 主題宣傳活動 2024-11-06
- 粵能環保:推動企業垃圾分類成功的引擎 2024-09-05
- 垃圾分類:新時尚下的環保行動 2024-11-11
- 智能垃圾分類:邁向可持續未來的創新之路 2024-10-14
- 智能垃圾分類箱的未來發展與挑戰 2024-10-12
- 智能垃圾分類:打造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2024-10-29
- 粵能垃圾分類箱,快速解決居民"手機危機" 2024-08-30
- 高效實施臺風后的垃圾分類策略 2024-09-20
- 綠色行動:11類場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指引 2024-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