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垃圾分類源頭管理的實踐與思考
在現代城市生活中,垃圾的產生與處理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重要議題。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推進,社區生活垃圾源頭分類作為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的關鍵一環,已經成為推動綠色發展模式的重要措施。垃圾分類不僅是對居民環保責任感的體現,也是提高資源回收效率、降低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通過將垃圾在源頭進行分類,可回收物得以重新利用,得到安全處置,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別進入不同的處理流程,大大提升了垃圾處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2020年全國大、中城市污染環境防治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196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23560.2萬噸,處理量23487.2萬噸,處理率達99.7%。整體來看,全國各地重點城市已經初步形成了生活垃圾源頭分類、中端清運、末端處理的框架,但仍存在社區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準確率低、垃圾分類設施運行效率低、生活垃圾混裝混運、無法對投放垃圾進行全生命周期追蹤、廚余垃圾污染腐蝕難以資源無害化處理等問題。
2022年4月24日,生態環境部公布“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居民社區作為社會治理的重點場域,能否實現社區生活垃圾源頭準確分類處理是影響生態環境友好“無廢城市”建設與發展的關鍵環節。例如《浙江省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個人未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由生活垃圾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個人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依托于數字信息化經濟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進步發展,為垃圾分類智慧化領域賦予了新的內容和應用,而智能垃圾分類為政府垃圾分類執法及垃圾分類宣導提供更多科學高效手段。
因此,智能與社區相結合推動社區環衛一體化,建立智慧、科學、精細、清潔的社區生活垃圾智能分類基礎設施體系。相關研究顯示,隨著垃圾分類政策法規文件逐步落實,各類生活垃圾占比也在逐漸發生變化,其中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的占比逐漸提高,其他垃圾的占比逐漸降低,同時廚余垃圾純凈度的提升也為其在焚燒發電之外的資源化利用奠定了基礎。
智慧賦能數字化手段助力垃圾分類,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前端采集數據上傳至智能管理、調度、維護平臺形成生活垃圾管理電子臺賬,記錄生活垃圾來源、種類、質量、去向等信息,便于社區內垃圾責任運營單位對敷設收集點位設備伴隨季節、居民等影響垃圾產生量等因素變動進行動態調整。智能垃圾箱通過集成傳感器、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能夠自動識別垃圾類型,如通過圖像識別和重量感應等手段,從而提高垃圾分類的準確性和效率。智能垃圾箱的使用可以減少清潔工人的工作量,因為它們能夠自動完成垃圾的分類和收集工作,這樣就能更高效地管理社區的垃圾處理工作。
通過大數據平臺進行統一管理,在整個投放過程中,居民身份信息、投放時間、次數、重量、質量甚至違規投放行為都能被精準識別并實時上傳到信息化平臺,形成精準用戶畫像,為后續的精準溯源、精準宣教、分類工作改進、計量收費等提供數據支撐。投放之后,監管后臺可基于精準采集的居民投放行為數據以及通過視頻和圖片取證,24小時實時監控,不需要現場人員進行督導,降低了傳統垃圾箱的人工成本高等問題。最重要的是為垃圾分類督導工作提供有效數據依據。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確定一天之中哪一時間段中垃圾投放量最多,或確定哪一時間段滿桶次數最高,由此逐步固定人工清空垃圾的時間,方便工作人員的管理。
社區生活垃圾智能分類基礎設施體系是改善人居環境、促進城市精細化管理、保障城市高質量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分析影響居民垃圾分類行為的相關因素,發現環境設施和服務的體系化和便利性是影響居民生活垃圾分類行為質量的關鍵權重。建立社區生活垃圾智能分類基礎設施體系及AI分類智慧大腦智能管理、調度、維護平臺,形成覆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全流程環節的系統方案。智能垃圾箱不僅提高了垃圾分類的效率和準確性,還通過激勵機制促進了居民的參與度,對推動社區垃圾分類工作和環境保護具有積極作用。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智能垃圾箱的功能將更加完善,對社區生活的影響也將更加深遠。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河南無廢城市建設,聚焦固廢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2023-02-09
- 到2025年,鄭州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基本建成 2023-10-27
- 《武夷山市“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正式印發! 2023-10-02
- 包頭市印發加快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 2023-10-11
- 垃圾分類:應對氣候變化的無聲衛士 2024-04-22
- 江蘇省固體廢物全過程環境監管工作意見(征求意見稿)發布! 2023-10-24
- 國務院發布白皮書: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接近100% 2023-02-05
- 被低估的智能垃圾箱,讓垃圾分類不用愁 2023-09-25
- 粵能環保在迪拜COP28亮相:智能技術鑄就運河城市可持續未來 2023-12-05
- 海口市“無廢會展”創建工作指導意見(試行)發布! 2023-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