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日生活怎樣更低碳,從身邊小事做起
2022年全國節能宣傳周為6月13日至19日,全國為6月15日。2022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主題是“綠色低碳,節能先行”。全國低碳日活動主題是“落實‘雙碳’行動,共建美麗家園”。
全球氣候變化一直是人類發展的最大挑戰之一,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已成為人類共識。當全球未來某個時候達到碳中和,全球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將不會隨著GDP的增長而增加,這將標志著碳排放與經濟發展脫鉤,全球氣溫因溫室氣體不斷增加而產生的上升趨勢可能會終止,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在減緩氣候變化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做到呢?
節約能源,從我做起,從生活的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樹立綠色消費理念,使用節能產品、使用可再生能源、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水資源的再利用,節約淋浴用水,縮短淋浴時間;節能每一度電,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減少照明設備能耗,電視機節能,每一度電的節約,換來每一幀畫面的精彩。
節能減碳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許不經意間碳排放就悄然增加了。工作或學習結束后及時關掉電源,辦公室節能,點點滴滴,降成本分分秒秒增效益;節能每一粒米,以光盤為榮,以剩飯為恥;提倡綠色出行;節約每一張紙,減少使用一次性紙杯、木筷和餐盒;循環利用,對一次性塑料袋說再見;愛護公共綠地,減少生活垃圾。
低碳日生活怎樣更低碳,從身邊小事做起。垃圾分類實質上是經濟環境和綠色低碳雙贏的行動,同時也為今后更大強度的減排和適應進一步的氣候變化作好技術和發展方式的準備。也是全球變暖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實現世界免遭災難性氣候變化的戰略之一。實行垃圾分類后,針對不同類型的垃圾安排合理的處理方式,可以增加回收利用效率,減少碳排放。以廚余垃圾為例,根據相關研究,通過土地利用,廚余垃圾厭氧處理后的沼渣所含碳可以固定在土壤中或被植物利用。如果將沼渣焚燒掉,則這部分碳將轉為碳排放,1公斤沼渣中的碳將產生3.6-3.7公斤的碳排放。按照一個城市的垃圾處理項目800噸/天的處理規模計算,如果沼渣全部焚燒,則僅此一項就會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約10萬噸/年。
粵能環保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可以解決垃圾分類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難的問題,把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系統當作一個系統來看,充分發揮各參與主體的協同作用。
智能垃圾回收箱可以更好地培養居民垃圾分類的環保意識,主動進行投放分類,大容量的內桶可以減少垃圾運收的次數,降低運營成本,結合了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識別之后,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能夠快速的讓用戶對垃圾進行分類。
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通過垃圾分類回收、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模式,促進了生活垃圾的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和社區環境的有效改善,通過垃圾分類實現資源回收利用,也提高了生活源頭垃圾的再生資源回收率和經濟效應。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國家發改委:組織編報污染治理和節能減碳專項2023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草案的通知 2022-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