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白色污染”,多虧有它
塑料袋是由薄而具有可燃性的塑料膜制造而成的袋子,常見于超級市場、傳統市場、百貨公司、倉庫、垃圾場等地,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塑料袋因廉價、重量極輕、容量大、便于收納等優點而被廣泛使用,但又因其降解周期極長、處理困難的缺點而被部分國家禁止生產和使用。
塑料袋是1902年,奧地利科學家馬克斯舒施尼發明出來的。由于塑料袋輕便結實,外出購物一身輕松,深受大家喜愛,當時被認為是技術革命。但是在2002年,英國《衛報》把它評為“人類最糟糕的發明”。由于塑料袋大多是由不可再生降解材料生產的,只能通過挖土填埋或高溫焚燒來處理。經過填埋的塑料袋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爛,并且嚴重污染土壤;而高溫焚燒塑料袋則有可能會產生有害煙塵和氣體,造成空氣污染,從而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危害。
使用完的塑料袋,應該怎么處理避免造成環境污染?使用完的塑料袋屬于其他垃圾。塑料袋被稱為“”,2007年12月31 號,我國也出臺了“”,目的是為了限制和減少塑料袋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除了做好垃圾分類處理外,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我們可以使用購物籃、紙袋、布袋等可循環使用的袋子來代替一次性塑料袋;或者將已經使用過的塑料袋洗干凈后重復使用等等,提升我們環保意識,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塑料袋常用于家庭垃圾的收集,特別是廚余垃圾,塑料本身是屬于可回收垃圾,但是被污染過的垃圾袋是不能被回收再利用的,因此,裝廚余垃圾的塑料袋是需要另外投放到其他垃圾桶的,深圳市粵能環保自主研發、生產以及銷售的四新智慧平臺,具有破袋功能,能將廚余垃圾投放完后,把被污染過的塑料袋投放到旁邊其他垃圾桶內,這樣就解決了塑料袋和廚余垃圾的混投的劣勢,四新平臺包含了有:新服務、新技術、新制造和新能源。
新服務(土)
·標準化培訓促進人才培養和分類知識推廣
·標準化督導+集中投放確保分類投放和收集
·智能機器人代替人工現場宣傳
新技術(木)
·人臉識別、手機APP、智能IC卡等10種身份識別方式
·圖像識別等多種新技術進行投放糾錯
·行為識別、電子門鎖等多種新技術防盜防破壞
·新材料運用技術提升產品質量和降低成本
·垃圾收集壓縮、粉碎技術增加收集容量
新制造(金)
·個性化定制優勢明顯
·設備硬件制造別具特色
·設備和照明采用太陽能取電
·洗手池熱水由太陽能供熱
·軟件系統技術先進
·近百項zhuanli權為新制造和運營保駕護航
新能源(火)
·大數據是最新一代的能源,涉及從數據采集、分析、決策、需求、服務、消費、分享等過程
·分類數據 垃圾數據 設備數據
·行為數據 投放數據 用戶數據
·消費數據 節能數據 服務數據
·數據決策、分析、圖表自動生成
粵能智能垃圾分類設備,解決了塑料袋混投,重視“白色污染”,我們一路堅持,垃圾要分類,粵能是必備!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塑料垃圾的命運 2021-10-06
- “禁塑令”生效 | 超市購物袋漲價到1塊多?!碳中和未來已來 2021-09-08
- 所謂“白色污染”有哪些危害 2022-09-12
- SHOU個全球“限塑令”來了,解決塑料污染智能垃圾箱至關重要 2022-04-08
- 智能讓垃圾箱變身“環保衛士”解決“白色污染” 2023-11-21
- 垃圾分類這件“小事”如何持續 2022-09-26
- 兩部委出臺管理辦法-明確五類經營者禁止、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2023-05-27
- 一次性雨衣——方便帶來的污染不能視而不見 2022-05-22
- 起風了,廢舊塑料瓶也能跟鋰電池掛上鉤,垃圾再次成寶貝 202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