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冬奧,垃圾分類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離我們越來越近。總書記強調:“要突出綠色辦奧理念,把發展體育事業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結合起來”。這是本屆冬奧會、冬殘奧會的理念之一,也助推著當地經濟轉型、綠色發展。
綠色可持續不僅是奧林匹克運動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北京冬奧會的“底色”。
北京冬奧組委發布“可持續計劃”冬奧是這樣辦的。
冬奧組委為此還推出了“低碳冬奧”微信小程序,將綠色出行、光盤行動、垃圾分類等低碳做法都納入“獎勵范疇”,通過為每位參與者設立低碳“賬戶”,鼓勵公眾積極參與低碳行動,為實現低碳冬奧貢獻力量。
從上世紀90年代,國際奧委會開始認真對待環保問題。1996年,有關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條款被正式加入到《奧林匹克憲章》。2014年,積極擁抱改革的國際奧委會,將可持續性作為重要原則之一,寫入《奧林匹克2020議程》。2020年3月,國際奧委會又明確提出,2030年后的奧運會都需做到“氣候正影響",舉辦地要以碳中和和碳補償等方式,將碳排放降到最低。國際奧委會將為各地實現碳“零排放”提供支持和解決方案。由此可見,可持續性已經從以往辦賽的“高標準”轉變為考核的“硬指標”。
事實上,倡導低碳生活,不僅關乎一屆冬奧會,也跟我們平常生活有關。氣候變化風險既來自極端天氣,也來自長期氣候變化。氣候變化可能加劇從極端高溫、饑餓到用水短缺等問題,給人類健康帶來“難以想象”的后果。到2050年,超過一半的昔日冬奧會東道主將不具備再次舉辦冬奧會的條件。全球氣候變暖,將導致山地環境變化,降雪量減少,雪融化速度加快,不僅使冬季運動的發展面臨挑戰,更將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深刻影響。探索積極有效的應對方式,走路,騎車,綠色出行,垃圾分類需要我們每個人行動起來。
持續踐行垃圾分類,助力綠色環保冬奧。養成垃圾分類習慣,從而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的使用,降低土地資源消耗,產生巨大的社會、經濟、生態等方面的效益。
垃圾分類四大環節環環相扣
垃圾分類不是哪一方面的事,需要全社會人人動手,一起來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一起來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垃圾分類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政府、企業、社區、居民等多方主體,包括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等多個環節,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實際效果,需要協力推進。
粵能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是指運用“物聯網+”等技術替代人工,通過智能化手段,對居民正確投放的垃圾進行自動稱重、自動計算積分、自動將積分返回居民賬戶、自動按不同檢索條件統計各類垃圾投放數據的一種回收系統。
使用粵能垃圾分類系統,可以實時考核垃圾分類的效果,了解居民垃圾分類的參與率、投放正確率和垃圾分類減量率等指標,同時可以監管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的全部流程,執法有依,獎勵有據,還可以減少垃圾分類的持續投入。
垃圾分類人人有責,助力低碳冬奧,為2022年冬奧添“綠”。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綠色引領,“碳”索未來 2023碳達峰碳中和論壇暨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開幕 2023-12-01
- 踐行垃圾分類引領低碳生活新時尚 --鹽田區4.22“世界地球日”主題宣傳活動 2024-04-22
- 工信部等七部門發布關于加快推動制造業綠色化發展的指導意見! 2024-03-04
- 韶關市“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2023—2025年)印發! 2024-01-15
- 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導意見》 2024-04-15
- 《巴中市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行動方案》印發! 2023-11-20
- 踐行垃圾分類、共建山海鹽田 鹽田區垃圾分類“六·五”世界環境日主題宣傳活動 2024-06-07
- 深圳市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見稿) 2024-04-16
- 多舉措推動農民形成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思考 2023-12-15
- 上海制定持續優化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工作方案 202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