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輕霧霾,垃圾分類在行動
近幾年來,我國的霧霾問題越來越嚴重。到底什么是霧霾呢?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霧霾常見于城市。中國不少地區將霧并入霾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現象進行預警預報,統稱為“天氣”。霧霾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高密度人口的經濟及社會活動必然會排放大量細顆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過大氣循環能力和承載度,細顆粒物濃度將持續積聚,此時如果受靜穩天氣等影響,極易出現大范圍的霧霾。開始我們也覺得霧霾是很遙遠的,實際上霧霾一直在我們身邊與我們共存。
2013年,“霧霾”成為年度關鍵詞。這一年的1月,4次霧霾過程籠罩30個省(區、市),在北京,僅有5天不是霧霾天。有報告顯示,中國最大的500個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空氣質量標準,與此同時,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有7個在中國。
2015年,根據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內地設市城市共計656個,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1.91億噸,其中衛生填埋處理量為1.15億噸,焚燒處理量為0.62億噸,其它處理設施處理量為354萬噸。也就是說填埋占比60.2%,焚燒占比32.5%。這只是生活垃圾的處理,還有建筑垃圾,還有工業廢棄物,還有餐飲行業的垃圾等。每年產生的垃圾都是天文數字。垃圾填埋就產生了兩個問題,垃圾圍城和耕地減少。
垃圾焚燒也是產生霧霾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垃圾焚燒發電,比填埋的效率要高很多。但是焚燒不能不管什么東西都直接燒,有點說過不過去,就是不能一刀切。像廚余垃圾,高溫燒是可以,但是浪費資源。像是廢舊織物,本來可以回收的,但是你一燒就產生有毒有害氣體了。垃圾分類可以減少垃圾的處置量,減少焚燒和填埋等處理垃圾的行為,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垃圾處理的正常運行以及控制環境污染情況,還能夠減少可回收垃圾造成的污染現象,循環的利用這些可回收物質,保證資源再生。我們只有把垃圾分類做好,把可回收物分類出去,在把其他垃圾進行焚燒,也可以減少霧霾的產生。
造成霧霾的原因,不僅僅是工業污染,也是我們每一個人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不能制止這場危機,我們將無處可逃。當下,我們每個人只能先做好垃圾分類,垃圾分類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垃圾分類可以有效的減少地球垃圾60%以上,減少地球污染,為地球上生活的其他生命以空間,讓地球的各種生命體和諧共存。
1、從使用效果來看,智能設備可以自動獲取垃圾分類用戶參與數據、垃圾投放數據和積分獎勵數據,實時掌握垃圾分類效果,這是傳統設備無法比擬的;
2、從成本投入來看,人是最大的成本,智能回收設備可以大大降低人員的投入,從長遠來看,智能設備投入成本遠低于傳統普通設備加人員的投入;
3、從實現結果來看,智能回收設備培養的居民分類習慣可以一直保持,而傳統設備加人員的引導的垃圾分類,一旦人員撤掉,習慣立刻回到初始狀態。
粵能環保智能垃圾分類箱,讓每個居民主動參與垃圾分類,有效的從源頭減少生活垃圾的產生量,減輕霧霾,垃圾分類在行動。
最近瀏覽:
相關新聞
- 基于大數據平臺下的粵能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 2024-07-19
- 垃圾分類行業:前景廣闊,潛力無限 2024-08-21
- 環保科技賦能,粵能環保創新垃圾分類解決方案 2024-07-26
- 垃圾分類:新時尚下的環保行動 2024-11-11
- 當垃圾分類遇上粵能智能垃圾分類房 2024-08-08
- 科技助力垃圾分類:構建綠色未來的智能解決方案 2024-10-22
- 智能垃圾分類:邁向可持續未來的創新之路 2024-10-14
- 智能垃圾分類箱的未來發展與挑戰 2024-10-12
- 塑料垃圾回收:構建可持續環境的關鍵步驟 2024-07-29
- 粵能垃圾分類箱,快速解決居民"手機危機" 202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