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垃圾桶10大品牌入我心
智能垃圾桶10大品牌入我心
城市生活垃圾的惡性積累,已成為世界性的環境災難。目前,我國城市垃圾處理的技術對策以填埋和焚燒為主。這不僅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還導致了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垃圾在堆置或填埋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有害化學物質;垃圾的焚燒和長期堆放,導致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二氧化硫懸浮顆粒物超標,酸雨現象揚塵污染頻頻發生。前不久出現的上海垃圾堆積西山的惡劣事件,更讓我們警覺,垃圾處理不是所謂的垃圾轉移。在這種時刻智能垃圾桶十大品牌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所謂的事在人為,人定勝天在缺少像山那樣思考的客觀思維面前顯得更為單薄和無助。其實,迎接湛藍的天空綠色的生活環境的回歸,并非想象中的那么艱難,從小事做起,從垃圾分類做起,讓智能垃圾桶十大品牌不斷發展,未嘗不是重要的一環。牽一發而動全身,蝴蝶效應的改變,環境也會因此改變,走上現代文明經受過曲折后的新世紀。
所謂垃圾分類,是指按一定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智能垃圾桶十大品牌垃圾分類的目的在于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力爭物盡其用。垃圾分類是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方式的改革,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
垃圾分類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垃圾在智能垃圾桶十大品牌的垃圾桶中分類后被送到工廠而不是填埋場,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燒所產生的污染,還可以變廢為寶。生活垃圾中含有不易降解易侵蝕土地的物質,通過智能垃圾桶十大品牌垃圾分類,去掉可回收,不易降解的,能減少垃圾數量達60%以上,大大減少了占地和污染。而且,垃圾中的其他物質也能轉化為資源,如食品、草木和織物可以堆肥,生產有機肥料;垃圾焚燒可以發電、供熱或制冷;磚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各種固體廢棄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分選開就是資源。可見,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是解決垃圾問題的最好途徑。
然而,雖然我國是最早提出垃圾分類收集的國家之一,但國營垃圾回收日漸萎縮。我國如今垃圾分類處理的設備較少,通過機械化分類成本較高,規模有限,不能滿足垃圾分類處理的需要。人們對于垃圾分類的觀念還不夠深。走進小區的垃圾場,堆得最多的雜物是其他類,有效的分類在基層只是勉強奏效;而在大排檔出沒的大街小巷,不要說垃圾分類簡單的場地清潔都已經成為奢侈;縱然是希望的校園,在辨識可循環物品或者分類時還有很多弄錯的現象發生。
面對這種現狀,我認為國家和社會組織必須廣泛開展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和倡導工作,使人們樹立垃圾分類的環保意識,推動智能垃圾桶十大品牌建設,闡明垃圾對社會生活造成的嚴重危害,宣傳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呼吁消費者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同時教會消費者垃圾分類的知識,使消費者進行垃圾分類逐漸成為自覺和習慣性行為。而培養相關的人才也是刻不容緩的,人才多了,才能更好的推動科技的進步來完善垃圾分類的配套設施。從客觀一點看,我們老百姓也應該積極配合,提高自身道德素質,堅持實行垃圾分類。惠特曼說過:“大地給予所有的人是物質的精華,而最后,它從人們那里得到的回贈卻是這些物質的垃圾。”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應該去愛惜保護她。實行垃圾分類,讓她不再得到人們“回贈”的垃圾。
“垃圾分類入我心”的行動是我們努力的開端。
最近瀏覽:
相關新聞
- 綠色行動:11類場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指引 2024-09-06
- 智能垃圾分類:邁向可持續未來的創新之路 2024-10-14
- 粵能環保:推動企業垃圾分類成功的引擎 2024-09-05
- 垃圾分類:新時尚下的環保行動 2024-11-11
- 粵能垃圾分類箱,快速解決居民"手機危機" 2024-08-30
- 智能垃圾分類:打造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2024-10-29
- 鹽田區 2024 年 11.8 垃圾減量日“換享市集” 主題宣傳活動 2024-11-06
- 智能垃圾分類箱的未來發展與挑戰 2024-10-12
- 高效實施臺風后的垃圾分類策略 2024-09-20
- 科技助力垃圾分類:構建綠色未來的智能解決方案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