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日益增長的垃圾產量和環境狀況惡化的局面,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通過垃圾分類管理,最大限度地實現了垃圾資源回收利用,對于減少垃圾處置量、改善生存環境質量也大有改善,智能分類垃圾收集亭能夠完成對垃圾分類的智能化管理,所謂智能化,其實就是在網絡、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支持下,滿足當下市場需求的體現,用戶能夠通過8種識別方式來選擇打開回收箱的投放口,1)、綠色生活APP;2)、綠色神州行微信公眾號;3)、綠色生活微信小程序;4)、非接觸IC卡;5)、AI人臉識別系統;6)、授權認證二維碼;7)、帶認證的二維碼垃圾袋;8)、AI智能語音識別。同行企業只有1-2種方式進行身份識別投放,垃圾投放后還有自動稱重積分獎勵的累計,基本上不需要任何后期的人工服務,減少了很多勞動力的投入,也節省了相應的人力物力上的開支成本。

首先,結合了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識別之后,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能夠快速的讓用戶對垃圾進行分類,在使用上也非常人性化,對于老人家和小朋友可以使用低碳IC卡來識別開門投放。其次能給社會、經濟和生態三方面帶來一定的效益。據了解,社會對于垃圾的處理成本達1530.7元/噸,人均甚至達到480.5元/年,使用項目后可節省這筆高昂的社會成本支出;還可以通過分類投放、分類收集,把有用的物資,如紙張、塑料、織物、玻璃、金屬等從垃圾中分離出來,重新回收利用,變廢為寶,提高垃圾資源利用水平,又可以減少垃圾的處理量;另外能夠提高垃圾分揀人員的功率,因為垃圾投放箱的回收量到達80%之后,會有短信發給收運人員提示收垃圾,這樣垃圾分揀管理員就無需時刻盯著垃圾分類箱看是否滿了沒有,能夠用這個時間去清理其他的。最后能夠全方位、多角度地宣傳環保生態意識,能夠集中全民力量為環保事業做出努力與奉獻。

如今,垃圾分類回收、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模式,促進了生活垃圾的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和社區環境的有效改善。“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這些標語正在變成居民日常的生活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