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數字智能設施建設,智能垃圾箱補齊垃圾分類短板
自2017年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牽頭制定《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后,我國城鎮環境快速發展,污水、垃圾、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醫療廢物等收運、處置設施能力和監測監管能力顯著增強,技術和運行管理水平持續提升,我國各地生活垃圾分類形勢整體向好,為推動污染防治、改善生態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我國城鎮環境基礎設施整體上仍然存在設施能力不足、技術瓶頸凸顯、保障體系有待加強等短板弱項,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難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環境需要和美麗中國的建設要求。
當前我國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能力短板主要集中體現為分類收處運能力不足、處理結構不盡合理、資源化利用水平不高、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方面。因此,《指導意見》與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均提出要加強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體系建設。
當前,在數字中國建設戰略的深入實施下,綠色化、智能化成為環境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和基本要求。數字化建設對于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意義日益凸顯的同時也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了契機。對此,《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加快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要推動智能綠色升級,強化城鎮環境基礎設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技術瓶頸,以數字化助推運營和監管模式創新,逐步建立完善的環境基礎設施智能管理體系,不斷提升環境基礎設施綠色化、智能化水平。
因此,在新型城鎮建設過程中必須大力支持產業數智化轉型、全面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和平臺建設、深化政府“數智化”管理改革、在數智化建設中打造“新型數字基礎設施”。
以數字化延伸觸角規范精細化管理
如今,、智能化管理已經滲入垃圾分類的全流程,粵能環保智能垃圾箱具備高清監控、AI語音、行為識別等功能,實現24小時全天候視頻監管,掃碼開箱投放可回收物,自動稱重進行相應的積分獎勵,引領垃圾分類前端管理實現智能化。智能垃圾分類管理系統還針對投放數據進行精細化分析,后臺管理人員能直觀查看各項數據和變化規律,快速發現問題并改進,為垃圾分類的精細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撐,實現從源頭分類到末端處理的全生命周期追溯管理,構建垃圾分類精細化管理體系。
以數字化探索兩網融合協同治理
以粵能環保在青島市北區項目為案例,運用“五新”理念打造了 “物聯網+智慧分類平臺”運用于垃圾分類,將生活垃圾工作的各個環節串聯起來,形成了集垃圾分類宣傳、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監管全智能化的完整閉環。既有效調動了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又節省了政府在垃圾分類宣傳、監管等方面的投入成本。可有效解決目前社區施行垃圾分類時所面臨的痛點問題,讓垃圾分類回收服務高效化、節省化、智能化。通過應用這種全流程一體化垃圾分類處理模式,構建了完善的廢物循環利用體系,助力“無廢”城市建設。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公司每年投入過千萬的研發費用,智能分類產品的zhuanli數量超過百個,2021年成為了“專精特新”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粵能是智能垃圾分類設備行業標準的制定者,因而粵能成了智能垃圾分類設備行業的標準制定者,智能垃圾分類設備的領軍企業,產品已銷售到全球60多個城市,服務過以盈峰環境、玉和田等十多家上市公司和300多個知名企業。
如果你想從事垃圾分類事業,如果連粵能都難以幫到你,那就不用再東奔西走的找人了。還是盡快聯系我們吧!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擴大內需,踐行循環經濟,垃圾分類謀發展 2023-01-17
- 垃圾分類如何處理好數字技術運用中“人與自然”的關系 2023-10-20
- 發改委等四部門:全面落實生活垃圾收費制度,“按量收費”來了 2022-02-15
- 到2025年,河北省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能力將達到6萬噸/日 2022-05-21
- 粵能科技——逆勢爆發,再獲千萬融資,加速推進垃圾分類數字化發展 2023-05-22
- 從垃圾分類開始,促進可持續發展 2023-03-09
- 數字化垃圾分類相互發展與創新 2023-12-27
- 關于《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提升行動(2023—2025年)》的解讀 2023-09-16
- 動態 | 住建部 國家發改委:推進城市基礎建設 實施城市環境衛生提升工程 2022-08-05
- 到2025年,鄭州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基本建成 202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