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不止一小時”,垃圾分類也是成為你為環境而改變的起點
“地球一小時”的活動由來
“地球一小時”也稱“關燈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在2007年向全球發出的一項倡議:呼吁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個星期六的20:30-21:30期間熄燈一小時,以此來激發人們對保護地球的責任感,以及對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的思考,表明對全球共同抵御氣候變暖行動的支持。過量二氧化碳排放導致的氣候變化已經極大地威脅到地球上人類的生存。所以公眾只有通過改變全球民眾對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態度,才能減輕這一威脅對世界造成的影響。
“地球一小時”的目的不是為了節省電,而是為了使公眾認識到保護地球的重要性,提高大家的環保意識,呼吁的是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到環保中來,在平常的生活中,就養成環保的好習慣。按照全球2007年資源消費和排放二氧化碳的平均水平計算,人類需要1.5個地球才能滿足需要。每個人的一小步,是地球的一大步。
“地球一小時”也是一種的理念。環保的話題,人人皆知,也會常常掛在嘴邊,很多時候都是嘴上說說并沒有轉化成實際行動。每一個人對自己的日常環保行為又有多少反思,而這種反思又如何轉變為行動?“地球一小時”的意義并不僅僅是為了熄滅這一次燈,節約的這一次能源。更多的是走心,號召是響應環保運動的一次體驗,更重要的是帶來一種反思,更節約的生活其實也很美好。應當如何將這一小時的反思轉化為更長久的改變,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共同努力的地方,把“地球一小時”融入到“環保每一天”。
我們日常生活中用的電,60%依靠燃燒煤炭。燃燒煤炭不僅消耗地球資源,還會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粉塵,嚴重污染環境。養成隨手關燈、關電源的小習慣,既能省電,又能保護自然資源。
城市只占地球陸表面積的2%,卻產生了超過75%的碳排放。做好垃圾分類,讓垃圾變資源。生活垃圾如果不科學處理,可能會對大氣、土壤、水體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垃圾只是放錯了地方的寶貝,垃圾分類能讓這些“資源”真正被有效地利用。你能幫忙在源頭上合理處理垃圾。比如家中備有分類垃圾桶,將廚余和其他垃圾分開放。將易拉罐、汽水瓶收集起來,一次賣給廢物回收者。收集雨水,用來清潔和澆花。
定時定點投放是什么
生活垃圾為什么要定時定點丟垃圾?
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有利于提高垃圾收運效率、減少垃圾點、避免垃圾亂倒二次污染問題;有利于形成有效宣傳,督導垃圾分類,養成分類習慣;有利于推動建立科學分類、定時投放、集中收運的長效管理體制。
生活垃圾的定時定點投放是相對于一直以來不受時間限制的垃圾投放行為而作出的一種約束,并引導、激勵、監督市民廣為遵守的一種集約化、精細化生活垃圾管理辦法。定時定點能更好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粵能環保,主要分類別收集紙類、玻璃、金屬、塑料、塑料瓶等常見的可回收資源。通過人工智能、物聯網平臺,以及大數據云計算,對垃圾分類進行系統化的管理,實現命令的接收和屬性上報,從而實現垃圾投放的有源可溯。智能垃圾桶是按照正確的規范對垃圾進行分類投進、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對居民普及垃圾分類常識也十分有幫助。跟傳統“定時定點”投放相比較,提高了生活垃圾在收集過程中的資源回收利用率,從前端分類到末端收運全覆蓋,高質量保障垃圾全程分類。
然而,除了熄燈,我們還能做些什么?不論是乘用公交車、使用節能家電,還是節約用水,垃圾分類,甚至種下一株花草,還是一款智能垃圾桶,都是你為地球做出的一個環保改變,只要適合你,都是你超越熄燈一小時的行動宣言。
最近瀏覽:
相關新聞
- 環保科技賦能,粵能環保創新垃圾分類解決方案 2024-07-26
- 國慶出游,別讓垃圾亂扔成為風景中的“敗筆” 2024-09-25
- 粵能環保:垃圾分類方案的定制專家 2024-08-12
- 智能垃圾分類:邁向可持續未來的創新之路 2024-10-14
- 粵能環保:推動企業垃圾分類成功的引擎 2024-09-05
- 科技助力垃圾分類:構建綠色未來的智能解決方案 2024-10-22
- 表情包文化與環境影響:一場無聲的生態對話 2024-08-16
- 智能垃圾分類:打造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2024-10-29
- 智能垃圾分類箱的未來發展與挑戰 2024-10-12
- 智能引領,垃圾分類的科技革新 2024-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