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做好廚余垃圾分類
廚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飲食服務、單位供餐等活動中產生的垃圾,包括丟棄不用的菜葉、剩菜、剩飯、果皮、蛋殼、茶渣、骨頭等,其主要來源為家庭廚房、餐廳、飯店、食堂、市場及其他與食品加工有關的行業。日常生活垃圾中,占了很大比重。正是因為來源于廚房,使得人們對廚余這種看似安全的垃圾,放松了警惕,甚至不以為然。
1、污染環境、影響市容。因廚余垃圾中含有較高的有機質和水分,容易受到微生物的作用而發生變質現象,故廢棄放置時間越久,腐敗變質現象就越嚴重,另外此外廚余垃圾中的鹽分(氯化鈉)偏高。如果將水分含量這么高的廚余垃圾與其他垃圾直接混合填埋會在高壓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滲濾液,滲濾液不易降解,是垃圾處理當中的頑疾之一,一旦滲濾液滲漏出來,就會造成垃圾對水源及土壤的二次污染。這些垃圾進入填埋場后,可能會釋放出沼氣,容易造成爆炸。
2、危害人體健康。有些地方的飼養戶普遍用廚余垃圾飼養畜禽,這樣一來,廚余垃圾中的致病菌等有害物質會通過食物鏈轉移到人體,危害人體健康。因為廚余垃圾不僅包括食物殘余,也包括食品加工廢料,帶有大量化學、農藥、病原微生物等,在喂養禽畜時又未經過嚴格的消毒、殺菌,致使有害物質直接轉移到禽畜體內,人再食用這類禽畜時極易感染病菌,造成人畜共患疾病。
3、廚余垃圾堆放時產生的下滲液進入到污水處理系統,會造成有機物含量的增加,從而加重污水處理廠的負擔,增加運行成本。
因此,廚余垃圾若不科學規范地做好處置,對環境、動物與人類的健康都是一大危害。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不僅要及時地做好廚余垃圾的處理和再利用,也要從源頭上減少浪費,改正不良丟棄習慣,做到有規劃的“光盤”哦!
市北區運用“五新”理念打造了 “物聯網+智慧分類平臺”運用于垃圾分類,形成了集垃圾分類宣傳、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監管全智能化的完整閉環,既有效調動了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又節省了政府在垃圾分類宣傳、監管等方面的投入成本。其中還配備一臺日處理500公斤的有機易腐處理機一臺。在市北區城市管理局智慧平臺演播大廳,云端數據平臺能查詢各類垃圾的日統計、月統計,收設備是否滿載、收運車輛所處位置在大屏幕上一一顯示,處于實時監控狀態。滿載的智能回收箱將自動發出警報“呼喚”收運車來回收,還能自動形成決策圖表,對居民的投放正確率和參與率進行分析,并對回收物品的銷售情況追蹤和統計,為政府制定生活垃圾減量目標和方案提供了數據支持。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 智能垃圾箱創新科技助力解決廚余垃圾難題 2023-11-22
- 被低估的智能垃圾箱,讓垃圾分類不用愁 2023-09-25
- 《廣州市廚余垃圾就近就地自行處置辦法》正式印發實施 2024-01-03
- 垃圾分類真的有想象中這么難嗎 2023-07-15
- 全鏈條思維讓廚余垃圾“各得其所” 2023-06-30
- 老羅講分類 | 從秦皇的統一到現代垃圾分類:統一標準的力量 2024-02-29
- 廚余垃圾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及智能廚余垃圾設備的應用 2023-12-18
- 垃圾分類與智慧、無廢城市同步搭建,推動環境可持續發展 2024-01-25
- 垃圾分類從配置垃圾分類容器開始 2024-01-12
- 異味重,廚余垃圾為何“破袋”后投放? 2023-06-04